今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提到了穩樓市。這不禁讓人思考:現在是買房的最佳時機嗎?為什么高層三番五次強調穩樓市?很多人盼著房價下跌,認為房價跌了所有人就能買得起房,可為何高層始終將穩樓市掛在嘴邊?接下來,我將從經濟底層邏輯以及當下關稅戰的關鍵背景出發,為大家全面剖析。
每次我談及穩樓市、樓市回暖,總會遭到不少人指責。有人吐槽 “月薪 3000 買不起房子”,也有人譏諷 “你有錢你買,又來騙人買房,是不是中介”。但這些情緒化的言論毫無意義。樓市的漲跌,絕非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樓市是中國老百姓最重要的資產蓄水池,中國居民 90% 的資產都沉淀在樓市之中。房價每下跌一層,老百姓的錢袋子就縮水一層。當下消費不振,與房地產行業的低迷息息相關。當房子市值不斷縮水,甚至賣房都無法償還銀行貸款,當看到中介掛牌價持續走低,誰還有心情消費?深圳樓市下跌后,白領們喝的咖啡從 30 元一杯降至 10 元一杯,這就是消費降級的直觀體現。
再者,中國商業銀行最重要的資產包就是樓市,50% 的貸款都與樓市相關。樓市一旦崩塌,商業銀行必然遭受重創。而商業銀行背后是國家,國家怎會坐視樓市引發系統性風險?這不僅關乎土地財政,更直接關系到銀行系統安全、國家金融系統穩定、人民幣信用以及政府公信力,這些都不容有失。所以,無論如何,國家一定會采取措施穩住樓市。
這幾年樓市下跌了三四成,結果是更多人買得起房了,還是更買不起房了?答案顯然是后者。樓市繁榮時,就有很多人盼著它崩盤,可我早就說過,樓市一旦崩塌,經濟將遭受重創,更多人會失去購房能力。如今年輕人就業困難,即便房價再跌一半,他們依舊無力購房,因為收入銳減甚至失業,消費與內需不振,經濟形勢愈發嚴峻,再疊加關稅戰的影響,后果不堪設想。
在當下內憂外患的局面下,穩住樓市至關重要,股市同樣需要穩定。股市主要影響的是高收入群體,而多數普通人則將攢錢買房視為人生大事。如果任由樓市垮掉,后果將極其嚴重。目前關稅戰激烈,美國對我國加征高達 245% 的關稅,我國也采取反制措施。未來商品成本必然上升,若樓市持續低迷,消費只會進一步下滑。因此,促進消費的關鍵之一,就是讓樓市回暖,而且需要大幅反彈,而非小幅波動,要像香港樓市那樣長期保持高位穩定。
有人以人口下降為由唱衰樓市,這其實并非關鍵因素。香港人口也在減少,但樓市依然穩定。房地產市場具有很強的區域性,廊坊人口下降與北京二環房價并無直接關聯。過去房地產市場普跌的局面不可持續,未來至少要穩住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區域,讓樓市形成 “此起彼伏” 的良性發展態勢。
決定樓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貨幣供應量。過去多年樓市上漲,并非源于人口增長 ——30 年前我國人口就已達十幾億,而樓市價格卻翻了數倍,根本原因在于人民幣 M2 從幾萬億暴漲至如今的 300 多萬億。如今我國 M2 增長迅速,銀行還有 140 多萬億存款,一旦釋放,房地產市場必將迎來增長。
此外,房地產市場的 “水龍頭” 掌握在國家手中。每年開發多少房子、供應多少地皮都由國家調控。控制地皮供應,再加上房屋老化帶來的更新需求,新樓盤自然能夠消化,房價也會隨之上升。優質地段資源永遠稀缺,這是房地產市場的基本規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