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愈演愈烈,特朗普頂不住壓力喊話中國談談,但不論是態度還是開出的條件完全沒有退讓的意思。有鑒于此,中國也不給臺階下,沒有誠意那就別談了。與此同時,4國專機抵達北京,釋放信號不一般。中國是如何回應特朗普的?各國專機訪華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日前,特朗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145%的關稅的確太高了,他和中國的相處一直“很友好”,只要中國愿意談判并達成協議,就會考慮大幅度降低關稅,但不會降為零,因為中國需要和美國做生意,美國才是規矩的“制定者”。
這番趾高氣揚的話給我們都氣笑了,這哪是求和談判的態度?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明確回應,這些都是特朗普的假消息,雙方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任何談判,達成協議的問題更是無從說起。而且這場關稅戰是美國一手挑起的,中方的態度和立場是一貫的,要打,中方奉陪到底;要談,美國先拿出誠意。如果不能在平等、尊重的情況下進行談判,那么就算坐上談判桌也解決不了問題。
不過別看特朗普一副“既要又要”的囂張態度,實際上美國的危機已經快壓不住了,除了農業出口危機、消費基本盤崩裂,以及美國股市暴跌和債務危機逼近之外,中國還在稀土領土發力,對亞洲、歐洲和南美地區的多個國家發出通告,嚴禁接到通知的國家將含有中國稀土的商品出售給美國,否則他們將面臨中國的對等管制。
這樣一來,美國不僅無法從中國市場拿到稀土,從第三方國家獲取的計劃也泡湯了,美國需要,其他國家也需要,面對稀土領域絕對壟斷的中國,誰都不敢得罪。而這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是美國軍工領域缺失核心原材料,科技領域也開始遭受損失。
據環球網報道,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將掀起1968年成立以來的最大規模的裁員,作為跨國企業,英特爾全球員工有10.89萬人,超過20%的裁員率意味著至少2.2萬人將被解雇,而這一動作的背后也預示著英特爾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數據統計顯示,該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銳減30%,股價也因為特朗普掀起關稅戰和朝令夕改的政策暴跌,在這種情況下,英特爾只能選擇裁員保命。
事實上,英特爾的情況在美國遍地上演,再加上技術人員和產業鏈專業工人的缺失,讓美國重振制造業的道路更加艱難,尤其是一些高精尖領域的良品率無法得到保障,美國商品也將缺乏市場競爭力。
這也是為什么關稅戰只打了23天,但美國各個階層已經群情激憤,因為他們的根本利益受到了損失,而這一切都是特朗普造成的,對中國的極限施壓也違背了他對選民的承諾。而在民主黨建制派看來,他們對特朗普肆意挑起關稅戰一直保持沉默,唯一的大動作或許就是加州州長紐森要起訴特朗普。
因為民主黨很清楚,中國在制造業領域的強大和美國對其市場的依賴,其他國家不會因為特朗普打出“豁免關稅”這張牌就放棄和中國合作,這反而將很多中立國家“送”到了中國陣營,讓中國為核心的發展中國家組成“反霸聯盟”,反過來對美國進行地緣孤立。
23日當天,中國廣邀各國召開了一場非正式會議,核心議題就是討論美國單方面掀起關稅戰和貿易保護主義對國際社會的隱患。與會的國家代表超過80個,中國聯合國常駐代表傅聰大使開場發言就直奔主題,指責美國近期揮舞關稅大棒,侵犯了各國正當權益,也嚴重違反了WTO貿易規則,對全球經濟秩序造成猛烈沖擊。在此期間,中方對美國予以反制,不僅捍衛自身利益,也維護了全球諸多國家的共同利益。
這番話讓美國代表啞口無言,同時讓80多個國家拍手叫好,過去這23天里,各國戰戰兢兢、敢怒不敢言,傅聰大使道出了他們的心里話,當真是大快人心。
在這一系列的鋪墊之下,一些有遠見的國家也開始了它們的行動。在短短24小時內,阿塞拜疆總統、日本執政聯盟領導人、伊朗和瑞士兩國外長,紛紛抵達中國北京,向中國釋放積極的合作信號。不論是中美單打獨斗,還是中美分屬陣營的斗爭,中國都已經穩坐釣魚臺,如果特朗普還認不清局勢,那么更多、更猛烈的反制還在后面,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