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地鐵又出了一個情況,一 女子懷疑一男子鞋尖有攝像頭遭到偷拍,地鐵方面巡查后未有發現。
4月25日,一名成都地鐵女乘客發布視頻稱,其在乘坐2號線時疑似遭到一名陌生男乘客偷拍,男乘客鞋尖部位有疑似微型攝像頭物件,此事引發眾多網友關注。4月28日,成都地鐵回應新黃河記者稱,25日已組織百余名工作人員巡查,未發現上述偷拍情況。
我相信看到這種事情,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同在成都地鐵遭遇倆女生誣陷偷拍的追風小葉,還有那個同樣在地鐵上污蔑農民工偷拍的川大張薇。
正是因為以上兩案中兩位完美受害者的出現,讓人們現在一看到什么地鐵偷拍都會長點心,不至于第一時間就偏聽偏信。
尤其是這兩起案件之后的處理結果都顯得避重就輕,張薇僅僅是留黨留校察看,甚至還有胡錫進力挺包容;而追風小葉案中的兩個誣告女至今沒露過面,一審的判決書內容更是讓全體網友笑掉大牙,時不時就翻出來復述那句“影響擴大系男方責任”,都已經載入冊了。
那么今天這起事件我要跟大家討論什么呢?其實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一條媒體人的評論。我看完之后頓時覺得,媒體行業似乎還有一線生機。就是這條極目新聞評論員吳雙建的評論——《極目銳評丨女子懷疑在成都地鐵遭人偷拍,稱男子鞋尖有攝像頭,出結論前不要無端攻擊》
4月25日,一名成都地鐵女乘客發布視頻稱,其在乘坐2號線時疑似遭到一名陌生男乘客偷拍,男乘客鞋尖部位有疑似微型攝像頭物件,此事引發眾多網友關注。4月28日,成都地鐵回應新黃河記者稱,25日已組織百余名工作人員巡查,未發現上述偷拍情況。(據4月28日新黃河客戶端報道)事情發生在成都地鐵上,拍攝工具還在鞋上,這讓人想起了一時沸沸揚揚、至今仍沒有結案的“成都地鐵被誣陷偷拍案”。 2023年6月11日,何先生在成都地鐵上被兩名女生誤認為用鞋子上的攝像頭偷拍。之后因認為女生道歉不真誠,何先生選擇了起訴。同年12月12日,法院一審認定兩名女子不構成侵權,何先生的訴求被駁回。
嚴格來說,這兩起案件存在本質區別。此次事件中,女乘客既未當場指認男乘客偷拍,也未聯系地鐵工作人員或警方處理。當事女乘客稱,她發布視頻的目的只是想提醒其他女生多加注意。如果她發布的視頻并不包含男乘客的個人隱私信息和肖像等,那并無太大問題。 當前,在公共交通上發生的偷拍事件,往往引發輿論廣泛關注。不過,事實表明,并不是每一起偷拍事件最后都成立。 成都地鐵在25日組織百余名工作人員巡查,看得出對此事很重視。畢竟,在上一次輿論中,成都地鐵同樣成為網友抨擊的對象。但是,巡查未發現上述偷拍情況,就不等于不存在偷拍,這是兩回事。
我們注意到,目前網絡上有不少網友對發視頻的女生和被懷疑的男乘客進行抨擊。在此提醒,在事實不明的情況下,首先不應該網暴雙方,以免傷及無辜。 偷拍行為違法甚至涉嫌犯罪,女生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時應該實事求是,不能憑空想象。如果發現異常,應該及時取證,交由有關部門處理。如果有人明目張膽偷拍,事情確鑿無疑,同樣可以及時制止,尋求其他乘客幫助。反偷拍要依法維權,不能意氣用事。千萬不能當時不取證報警,事后又將對方的特征信息掛到網上,侵害他人合法權益。
在這個問題上,不放過一個壞人,同樣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一方面,偷拍他人既不道德且可能涉嫌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每個人都應該管好自己的攝像頭。另一方面,如果懷疑自己被偷拍,維權的手段一定要光明正大,不能私自上網報復。 記者采訪時得知,成都市公安局軌道公交分局接線工作人員稱,已獲悉此事,將由專人負責回應。因為此事形成公共熱議的話題,當事女生雖然刪除了視頻,但依然有責任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真相到底如何,警方同樣有必要在調查后給公眾關切一個回應。如果真的存在偷拍行為,應該依法嚴肅處理。
還別說,你還真別說,極目新聞對此事件的評論,還真展現出了專業媒體應有的理性高度和社會責任感。不偏不倚,不故作高深,不預設立場,這能讓多少胡錫進相形見絀?屁股坐得正本來是媒體底線,現在居然也成優點了,還不是因為同行過于拉胯,才顯得正常人變得超常。
極目銳評貫穿了真正意義上的法治思維,既沒有簡單否定女性的警惕性,又堅定恪守了“無罪推定”原則。通過對比同類型案件,明確指出了“懷疑≠事實”的法律邊界,強調了維權必須以證據作為基礎。你看看你看看,某些地方法院你們害臊不?法治精神居然還要一個媒體評論員來教。
尤其他有句話,我特別欣賞——“……應該實事求是,不能憑空想象……千萬不能當時不取證報警,事后又將對方的特征信息掛到網上,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宏觀上是指當下社會輿論場中某些“未審先判”的網絡私刑頑疾,微觀上又是在打川大張薇那一號誣告者的脆臉。過癮!
此外,極目銳評精準拿捏了技術敏感和人文關懷之間的平衡。針對偷拍設備微型化的技術現實,其客觀認可了“懷疑并非空穴來風”,這是基于技術層面的一種自我保護意識,不分男女老幼,畢竟抓間諜、守護國家安全也是我們每個公民的一項責任和義務(你說是吧?胡錫進)。
極目將這種技術焦慮轉化為了理性建議,引導公眾通過合法渠道解決爭議,尤其是指出“ 當事女生雖然刪除了視頻,但依然有責任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也就是既承認技術威脅,又不陷入技術恐慌,同時也再次強調了法治思維。
那一句“有責任配合調查”我甚至懷疑他考慮到了女方編故事的可能性(還挺大,之后要是反轉了根本不意外)。
還有就是,極目銳評已經超越了個案的是非之爭,矛頭直接指向了更深層次的社會治理命題——在偷拍黑產猖獗和誣告栽贓風險并存的時代,如何構建好既保護隱私權、又維護名譽權的公共空間?
他提出了“不放過一個壞人,同樣不能冤枉一個好人”的雙向保護原則,成功地將熱點事件轉化為了人民群眾法制教育的生動案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彌合當下社會的一些裂痕。雖然我老提加速,但偶爾要真能有點減速也不是不行。
還值得特別肯定的是,極目銳評巧妙規避了常見的性別對立陷阱,既不將女性乘客的杯弓蛇影降格為“被害妄想”(關于這一點,正常女性應該意識到是女拳導致的信任危機),又不將男性乘客簡單推入“潛在罪犯”的預設立場(關于這一點,正常男性要做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它始終聚焦證據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d,某地法院真該好好來學學),這種真正意義上理性客觀中立的敘事策略,起碼凝聚了一個相對平穩的基礎共識,那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真是難得啊,不拉偏架,真守序中立。
這么看下來,極目新聞這次真像媒體圈的一股清流,連我這個經常吐槽媒體的自媒體都忍不住夸上一番。當然,僅限這次,因為我也不知道它以前有沒有或者之后還會不會這么說人話。
我早說了,我一般對事不對人,對胡錫進這種廢柴才會傾向于對人不對事。很多媒體也應該意識到,自媒體是一面鏡子,你有錯會大膽批評,做得好也會不吝表揚。因為我們之間本來就不應該是不死不休的敵人,究竟是怎么搞成現在這種處處對立的,某些群體自己心里清楚。
社會要真正進步,不在于輿論聲量的強弱,而在于 每個公民能否在法治框架下理性主張權利。希望我們的媒體都能像極目這次這樣,既守護公序良俗底線,又堅定捍衛程序正義。能做得到嗎?我看難說。
很快又要高考了,新聞學專業要想重振雄風,媒體們最好多做點靠譜的事,不要一有問題就又怪到張雪峰頭上。懂了沒有啊?識得唔識得啊?
(全文完)
關注小號防失聯
為了保持正常接收推文
還望大家能夠將“少爺寫春秋”設為星標
并多多點亮右下角“在看”
拜托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