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當天表示,該公司的“擎天柱”(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量產計劃會受到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的影響。為此,他表示,特斯拉正在積極申請中國稀土永磁材料的出口許可。報道稱,當地時間4月,馬斯克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說道:“我們正在與中國方面協商此事,希望我們能得到使用稀土永磁材料的許可。中方希望得到保證,確保這些材料不會用于軍事用途,這顯然不會。它們只會用于人形機器人。”
稀土制造(資料圖)
就在不久前,中美貿易戰升溫之際,韓國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警告韓國企業不要向美國軍方和國防企業出口含有中國稀土的產品。消息指出,中國政府向電力設備、電池、顯示器、電動車、航空航天和醫療設備等行業的韓國企業發出信函,警告如果這些公司違反限制措施,可能會面臨制裁。首爾政府認為,此舉是北京方面加大努力加強對戰略礦產出口管制的組成部分。
韓國國內生產變壓器等電力設備的企業已立即進入“緊急狀態”。一家據稱已從中國政府處收到“警告公文”的電力設備生產公司,雖然強調其成品并非軍用,但仍對旗下子公司及相關企業展開了全面調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對此發布聲明回應說:“韓國政府正在通過中國政府和韓國業界確認上述報道內容的事實關系。截至目前,尚未確認有韓國企業收到報道所述的中國政府公文。”
中國是全球稀土產業的絕對主導者,開采量占全球70%,精煉和加工占90%以上,永磁體制造更是高達90%。稀土元素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維生素”,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風力渦輪機、智能手機、AI芯片以及國防裝備如F-35戰機和導彈。2025年4月,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宣布對釤、釓、鋱、鏑、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及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需申請特殊出口許可證。此舉是對特朗普政府加征145%關稅的直接報復,導致部分貨物在港口滯留,西方買家面臨供應中斷風險。
稀土(資料圖)
在稀土事件上,中國早在2023年管制的時候就提醒過,相關國家不能配合美國的“中轉進口”行動。因為美國現在處于稀土極度缺乏期,這也是特朗普和中國貿易戰拖不下去的關鍵原因之一。再加上中國仍然向一些合作國供應稀土,這些就成為了美國盯上的東西,采用套殼公司、虛報隱瞞等方式試圖進口稀土解決燃眉之急。在這件事上,如果韓國違反中國的管制協議,那么各項“后果”就包含觸發中國對第三方的制裁。所以在中美之間的韓國,這件事上需要“注意立場”沒什么問題。
對于不關注時政的人來說,突然看到這個新聞可能會大吃一驚,這樣頗具威脅意味的舉動,真的是中國做的嗎?就算是,我們又是哪來的底氣可以拿捏韓國呢?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概念“長臂管轄”,這是一種用行政手段干涉貿易的行為,這個手段的發明者正是美國,也正是他們在一次次制裁中國時使用最多的方法。除了中國,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領教過他們的長臂管轄。這一概念最早誕生于上世紀40年代,在后續實踐過程中不斷擴大和完善這一體系,使其成為了美國對外擴張的重要工具。
美國軍工(資料圖)
美國依靠自己的力量建不成這樣的產業鏈,其與盟友之間又一直同床異夢,這也就是他們十多年來建不起稀土產業鏈的主要原因。退一萬步來講,即便是美國好不容易建好了產業鏈了,如果中國稀土出口又放開了,稀土產品成“白菜價”,企業虧的錢誰負責呢?現在看來,美國的稀土供應鏈應該是建立不起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