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
如今的印巴局勢正在急劇升溫,特別是在沖突爆發不到24小時,美以兩國軍機,就迅速降落在印度拉賈斯坦邦,為印度提供武力支援。
面對美國這樣的做法,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在接受采訪時直接爆出了猛料:“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們都在幫美國干臟活”,甚至還直接將冷戰、9·11事件等歷史節點,重新拉回到了世人眼前。
那么,這究竟怎么回事?難道巴基斯坦一直在幫美國干臟活嗎?
“抗蘇盟友”到“反恐棋子”
1947年,印巴分之后,蘇聯就公開支持印度對克什米爾的主權主張,而美國則迅速與巴基斯坦簽署《共同防御軍事協議》,將其打造成遏制蘇聯擴張的“南亞橋頭堡”。
這時候美國就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先進武器,比如F-86“佩刀”戰斗機、F-104“星式”戰斗機以及M48“巴頓”主戰坦克等,這些援助也顯著提升了巴基斯坦的軍事實力。
尤其是在三次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就成為美國牽制印度的戰略支點,但1971年東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國)的獨立,暴露了美國“投鼠忌器”的局限性,那就是既想利用巴基斯坦制衡蘇聯,又不愿過度刺激印度。
而且到了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后,美國中央情報局,就通過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構建起龐大的“圣戰者”網絡,而且在長達十年的戰爭中,美國還通過巴基斯坦向阿富汗輸送了超過300億美元的武器和資金。
就連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的難民營,也專門成為了訓練圣戰者的基地,包括后來被美國列為恐怖組織的“基地”成員,在那個時期,這些武裝分子被西方稱為“自由戰士”,甚至在美國國會受到禮遇。
可是在2001年“9·11”事件后,巴基斯坦就被迫卷入美國主導的“全球反恐戰爭”,那時候總統穆沙拉夫,就在回憶錄中寫道:“美國助理國務卿阿米蒂奇威脅說,如果我們不合作,就將被炸回石器時代。”
而且在此后的十多年來,巴基斯坦就向美軍開放領空和軍事基地,協助擊斃本·拉登等頭目,但是他們卻因為境內恐怖襲擊,導致5.3萬平民與7000名士兵喪生,直接經濟損失超2500億美元。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美國在2011年單方面越境擊斃本·拉登,以及北約直升機誤炸巴軍檢查站致24人死亡等事件,不斷侵蝕雙方信任。
而且根據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2021年解密文件顯示,巴基斯坦在反恐戰爭期間獲得的200億美元援助中,至少40%被用于發展核武器及常規軍事力量。
克什米爾沖突
直到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帕哈爾格姆鎮發生的恐襲事件,成為壓垮印巴關系的最后一根稻草,畢竟26名平民遇害的慘劇,被印度政府定性為“跨境恐怖襲擊”,并以此為由對巴基斯坦實施“三斷政策”。
那就是關閉《印度河水條約》供水系統、切斷邊境貿易、驅逐外交官,作為回應,巴基斯坦宣布關閉領空、暫停與印度所有經貿往來,并將梟龍戰機部署至邊境。
而且根據阿西夫在采訪中揭露,印度此次襲擊的幕后推手,其實就是美國支持的恐怖組織,他還列舉了三條關鍵證據,那就是襲擊者使用的RPG-7火箭彈與美軍在阿富汗遺留裝備型號一致。
根據ISI近期截獲的通訊記錄顯示,印度調查分析局(RAW)與“虔誠軍”存在資金往來,甚至在襲擊發生前三天,美國C-17運輸機就曾向印度齋普爾空軍基地運送軍火。
而且這些指控都得到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的間接證實,更是在報告中指出,印度正通過“國家安全顧問”阿吉特·多瓦爾與ISIS-K分支建立聯系。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美國不僅沒有從中斡旋,反而是公開支持印度,甚至提供軍事援助,這無疑讓本就緊張的局勢更加惡化。
尤其是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印度期間簽署多項合作協議,就進一步加劇了印巴之間的力量失衡,所有面對西方國家的偏袒和印度的強勢舉動,也讓巴基斯坦倍感壓力。
就連阿西夫,在采訪中也是公開批評印度和美國,認為他們的行為缺乏理性,而且他還特別指出,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如果局勢失去控制,那沖突可能會升級為全面戰爭。
他更是認為,對蘇戰爭和反恐戰爭都非巴基斯坦自身利益所在,而且他還去強調巴基斯坦為此付出巨大代價,美國卻在利用完畢后選擇離開,留下巴基斯坦獨自面對困境。
主要信息來源:
原文登載于環球時報新媒體2025年04月26日關于巴基斯坦防長:“我們曾給西方‘干臟活’,付出了代價”的報道
原文登載于九尾網2012年01月17日關于外媒:美不會完全廢止對巴軍援 防止中巴走得太近的報道
原文登載于澎湃新聞2012年01月05日關于美將暫停對巴鐵巨額軍援 巴外長稱我們照樣能活下去的報道
原文登載于封面新聞2025年04月24日關于印控克什米爾恐襲細節曝光:26名游客死亡,遇難者全部系男性的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