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朝陽法苑
北京朝陽法院近日對一起涉及地標建筑“中國尊”的著作權侵權案作出一審判決。涉案酒類企業因模仿中信大廈(又名“中國尊”)建筑外形設計酒瓶,并在大廈周邊投放廣告、通過電商渠道廣泛銷售,被法院認定構成著作權侵權。兩被告被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被判停止侵權、賠償45萬元并公開消除影響。
中信大廈全貌 ? H.G._ESCH
中信大廈塔冠 ? H.G._ESCH
中信大廈坐落于北京CBD核心區,建筑高度達528米,位列北京第一、中國第五、全球第十。
塔樓由國際知名建筑事務所KPF操刀設計,靈感源自中國古代青銅禮器“尊”的造型。建筑通過圓角方形平面設計實現美學與功能的統一,底部寬78米,中部收窄至54米,頂部擴展為69米,既保留了青銅器“尊”的輪廓特征,又通過現代建筑語言重構,形成具有獨特美感的藝術表達。業主方強調,該大廈構成著作權法上的建筑作品,大廈抽象圖構成美術作品。
中信大廈設計理念
原告中信大廈業主單位某投資公司訴稱,涉事酒企未經許可將大廈造型用于酒瓶設計,主張其侵犯建筑作品著作權,要求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合理開支50萬元。被告酒業公司辯稱,酒瓶設計源于商周青銅觚尊,與大廈存在顯著差異,且建筑本身缺乏獨創性;經銷商則表示已及時下架產品,不存在主觀侵權故意。
中信大廈街道層視角 ? Rex Zou
法院審理認定,中信大廈雖借鑒傳統禮器元素,但通過建筑語言的轉化形成了具有獨創性的藝術表達,構成受法律保護的建筑作品。比對顯示,涉案酒瓶在結構比例、線條特征等核心設計要素上與大廈高度近似,且創作時間晚于建筑落成,構成實質性相似。判決書指出,生產商侵犯了復制權、發行權等多項著作權,經銷商則涉及發行權與信息網絡傳播權侵權。
庭審現場 / 圖片來源: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
此案成為國內首例將超高層建筑認定為著作權法保護對象的典型案例,對文創產品開發中的“蹭熱點”行為具有警示意義。
據“朝陽法苑”稱,目前該案件尚未生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