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盤后,“文具大王”晨光股份(603899.SH,股價31.32元,市值289.34億元)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52.45億元,同比減少4.39%;實現歸母凈利潤合計3.18億元,同比減少16.23%。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自2021年以來,晨光股份首次出現第一季度營收、歸母凈利潤雙降。
剛剛過去的2024年,晨光股份合計實現營收242.28億元,同比增加3.76%;實現歸母凈利潤合計13.96億元,同比減少8.58%。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財報后發現,晨光股份一季度歸母凈利潤下滑除了與公司銷售、管理費用增加有關外,還與公司辦公直銷等業務營收下滑有關。至于被外界“寄予厚望”的零售大店,據晨光股份披露,2024年內相關業務整體虧損超千萬元。
辦公直銷業務一季度毛利率再降0.14%個百分點
在晨光股份內部,主要業務被劃分成傳統核心業務和新業務兩類。其中傳統核心業務包括以晨光及所屬品牌為主的書寫工具、學生文具、辦公文具及其他產品等的設計、研發、制造和銷售。此外,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平臺晨光科技也包含在內。
至于新業務則主要指兩部分,由晨光科力普負責的辦公直銷業務和以九木雜物社、晨光生活館為代表的零售大店業務。近幾年來,辦公直銷業務始終是晨光股份的營收支柱,占總營收比超半數。
從具體業務來看,今年一季度,晨光股份書寫工具、學生文具、辦公文具以及辦公直銷業務營收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其中,總營收占比超85%的三大業務:學生文具、辦公文具及辦公直銷業務對應營收分別為8.03億元、8.48億元以及27.90億元,同比降幅均超5%,直接導致晨光股份當期營收下滑。
利潤方面,受到業務特點影響,晨光股份不同業務之間的毛利率水平相差較大。其中,營收體量最大的辦公直銷業務毛利率最低,僅為個位數。今年一季度,公司辦公直銷業務毛利率又進一步降至7.08%,同比減少了0.14個百分點。
此外,銷售費用及管理費用同比走高亦是影響公司一季度歸母凈利潤表現的原因。當期,公司銷售、管理費用分別為4.27億元和2.34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加約2126.22萬元和1845.54萬元,合計增加近4000萬元。
九木雜物社2024年虧損超千萬元
晨光股份新業務中,以九木雜物社為代表的零售大店業務被視作晨光品牌和產品升級的“橋頭堡”。據晨光股份披露,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在全國擁有792家零售大店,其中九木雜物社752家,晨光生活館40家,分別較2024年年末增加11家和2家。
業績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九木雜物社實現營收3.88億元,同比增長11.37%。2024年,九木雜物社實現營業收入14.06億元,同比增長13%,但當期凈利潤由盈轉虧,虧損1244.28萬元。
2024年,谷子經濟火熱,以泡泡瑪特、名創優品為代表的企業迎來發展機遇。但從業績表現上看,九木雜物社與上述企業尚存差距。
業績說明會上,晨光股份管理層表示,2025年九木雜物社將加強IP(具有商業價值和可開發性的創意內容)類產品資源投入和提升自有品牌占比,豐富產品結構。“公司有關注到消費者消費偏好的變化,積極布局年輕人喜愛的IP與二次元產品,加速文具產品的文創化,用IP賦能文具,讓產品兼具實用價值、興趣價值和情緒價值。”
此外,據晨光股份管理層介紹,“奇只好玩”作為公司旗下獨立潮玩品牌,以自主IP孵化、IP運營、品牌聯合開發、潮玩衍生為核心經營模式,關注年輕消費者的情緒價值和價值主張,布局“二次元IP”領域。
談及九木雜物社與友商之間的業務對比,4月28日下午,晨光股份證券部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公司有觀察到消費者消費偏好,2024年九木雜物社IP類產品的資源投入和銷售占比均有一定的提升,但并不是說(像其他專門做IP類產品的企業那樣)全部都變成IP類產品。可能很多人會去做對比,但事實上每個公司的經營模式、架構特征都不同,肯定沒有辦法直接做對比。九木雜物社不單單是一個零售品牌,本身對于我們傳統核心業務也有幫助和帶動作用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