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如潮水逆流 唯獨心聲不息
文 | Grace
年輕時候分享欲極其旺盛,盛行微博時代的社交媒體85后,90后這一代,逐步也長大成為當代的中年人,這幫中年人在剛開始盛產微博時候,一天能分享好多動態,后面衍生了微信,有了朋友圈,大家也逐漸轉戰到朋友圈,從以前活躍的朋友圈,到如此變味的朋友圈,不是銷售賣東西,就是雞娃育娃增加焦慮的“重災區”,于是很多當代中年人,選擇消失在朋友圈里。
我曾經很多高中同學,能夠保持發朋友圈動態的基本是房產銷售,或是保險銷售,主打一個產業銷售信息的發送更新,例如哪里有新樓盤,哪里車禍人禍都可以“綁架”到保險上,貌似再不買保險意外馬上就要來了,這些朋友統統被我屏蔽掉。然而,剩余的就是工作類朋友圈,要么分享企業家活動,要么分享高端飯局,沾顯成功人士的人設,隨著疫情后的低迷經濟,這類的朋友圈也開始少之又少了。
換言之,現在朋友圈都是沉默的大多數,沉默的大多數的中年人。
唯一能夠活躍一點朋友圈還是我那些年輕的侄子侄女,以及之前工作認識的實習生們,他們至少還是會更新朋友圈,到了圣誕節,新年倒數,或是新婚,生娃育娃,以及就業上都會看到近期動態,果然時代需要年輕人,他們非常鮮活,在朋友圈感受到人味的存在。
那么為什么中年人會逐漸消失在朋友圈呢?吐字如金的中年人到底都在忙些什么?
他們忙著應付生活,忙著處理各種關系,忙著上有老下有小的隙縫里求生存,中年男人忙著賺錢,賺不到錢也要忙著去賺錢,中年女人忙著雞娃,忙著刷短視頻,大家都在尋找一絲喘氣的時間,有時間發朋友圈,還不如時間拿去睡覺或是刷手機,他們早就看透了朋友圈里作秀式的圖文,就算朋友圈活得再好,生活也還是過給自己過的,他們已經放棄了偽裝自己過得很好的朋友圈假象,消失在朋友圈的中年人更加務實,更加愿意把時間回歸到生活,已經不愿意去包裝自己的朋友圈。
逐漸消失在朋友圈的中年人,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質,就放棄偽裝線上的自己,線上你是怎么樣的不關心,中年人只關心線下身邊的人過得好不好。
小時候我媽的口頭禪總是最后一句要加上身體健康,那時我真的覺得我媽太low了,太幼稚了,拜神第一件事就是身體健康,家里人慶祝活動最后也要扯到身體健康,大學打給我媽的每一通電話,結束后我媽也會叮囑我身體健康,那時我非常的不耐煩。
到了自己走進中年時期,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我也開始跟我媽一樣,任何祈禱或是祝福的話語,都沒有身體健康來得重要,因為一個人的身體只要健康了,就什么事情都不會擊倒他。
最后,祝大家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老年人都要身體健康!朋友圈想發就發,不想發就躺著睡覺,因為睡醒的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
■ 策劃|多傳 講好品牌的故事
■ 編輯排版|Bettie
■ 圖片|來自AI作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