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高語陽
4月27日,浙江省委書記王浩在義烏市調研外貿工作并主持召開座談會。
“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困難挑戰,金華市、義烏市和廣大企業攜起手來同心協力、主動應戰,以變應變創新了很多新打法,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王浩走訪企業時說,希望大家一手抓國際市場穩定,一手抓國內市場開拓,迎難而上、加力突圍。
隨著美國加征所謂“對等關稅”,新一輪“關稅戰”對外貿大省浙江帶來挑戰和沖擊。
一段時間以來,王浩多次以會議、調研走訪等方式部署外貿工作。這次是他半個月內第三次調研。此前,王浩曾于4月16日、4月22日,兩次走訪外貿企業。王浩反復強調,準確把握外部環境變化新情況,進一步堅定應對外部挑戰的信心和決心,以浙江的“穩”和“進”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
這次王浩來到金華市義烏市。在國際貿易局勢日趨復雜的背景下,被譽為“世界超市”的義烏站在了風口浪尖。
改革以來,從雞毛換糖的地攤交易到國際商貿城的全球買賣,從網購的熱潮到跨境電商的崛起,義烏歷經大浪淘沙,為穩外貿大局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1年,義烏承擔了以國際貿易為主題的國家綜合改革試點任務。隨著不斷改革突破,義烏出口規模從占全國的1‰提高到1/50,快遞業務量10年翻了近30倍,如今占全國1/12。2024年,義烏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5%以上,出口增速15%左右,進口額達1200億元以上。
“義烏模式”為全國提供了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時專程到了義烏,并前往義烏國際商貿城。“義烏小商品闖出了大市場、做成了大產業,走到這一步很了不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商貿城要再創新輝煌,為拓展國內國際市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作出更大貢獻。”
去年底,國務院批準同意《浙江省義烏市深化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總體方案》,5個方面改革任務97項具體改革舉措,要求義烏為我國轉變貿易發展方式、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探索經驗。
目前,義烏外貿保持穩健。今年一季度,義烏市進出口總值達1674.5億元,同比增長13.0%。
當前,國際形勢愈加嚴峻。面對新的挑戰,義烏如何破局?
第一,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此前,義烏不斷拓展新的市場空間,做全球貿易。
在地方政府支持和企業主動“走出去”的雙重因素下,這些年,義烏早已把貿易觸角延伸至東南亞、非洲、南美洲、中東等地區。
對著“義新歐”中歐班列、義甬舟開放大通道等平臺的建設,義烏外貿加速布局、蓬勃發展。2024年,義烏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4133.4億元,同比增長18.2%,占同期義烏進出口總值的61.8%。
一手抓國際、一手抓國內。王浩指出,義烏在開拓國際國內市場等方面大膽創新。
在調研中,王浩先后走訪了蒂彩工藝品、凱越集團、錦聯國際物流等企業,詳細了解市場變化和應對舉措,并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面對面聽取企業意見建議。
王浩指出,要一體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推動“千團萬企拓市場爭訂單”行動擴面提質,拓寬外貿產品的國內銷售渠道,穩步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第二,加快外貿企業、產品結構創新調整。
在激烈競爭中,創新能力是核心競爭力。
在復雜的局勢面前,要不斷提升企業創新力,把熟悉的領域做深做透,把擅長的事業做大做強,走好“專精特新”和創新發展之路。創新開路,激發競爭活力。
結合新形勢、新需求,王浩在調研中要求,加快外貿企業、產品結構調整,做強“直播+平臺+跨境電商”三位一體融合模式,支持企業加強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加強企業品牌培育,推出更多高附加值、適銷對路的好產品。
“困難和機遇是同生并存的,應對得好,就能倒逼加快產業結構升級、貿易方式轉型,就是加快創業創新創造、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次機遇。”王浩說。
大浪來襲,勇于突破,方能破浪前行。
歡迎下載“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