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一碟開胃菜: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美國歷史上共產生了16位總統。他們分別是:
艾森豪威爾,
而且,這種趨勢正在進一步擴大,不排除半年執政成績跌破20%支持率的可能性;如果真到了那一刻,特朗普還能繼續待在臺上高喊“美國回來了嗎”?
4月2日特朗普推出對全世界加征關稅政策,其主要矛頭對準了中國。
但二十多天來的結果是,盡管特朗普對中國關稅不斷瘋狂加碼,甚至已經到了純粹玩弄數字游戲的地步;但在中國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的組合拳應對之下,并沒有達到像特朗普團隊預期的那樣:中國不堪一擊跪地求饒,而美國也沒有取得明顯優勢。
甚至現在特朗普團隊內部也開始出現了一種反思的聲音:直言對中國的應對能力和韌性嚴重誤判了。
近日,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直接給出了維持不了三個月的判斷。
特別是中國商務部2025年第18號公告出臺后,中國宣布對多種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一下子“扼住了美國軍工企業的咽喉”。
《華盛頓郵報》援引美國能源和供應鏈安全組織SAFE高級政策分析師佐伊.奧伊蘇爾的話說:如果中國繼續維持稀土出口管制,部分美國公司稀土礦產儲備只夠40一60天使用,到期只能停產。
當然,這就是中國需要的結果。比如說F一35的制造,稀土多種物項是這款先進戰機中的永磁電機的關鍵材料。
如果中國這邊掐斷供應鏈,美國方面將很快面臨無米下鍋的處境。
造成這一局面的始作俑者,當然非特朗普和他那個草臺班子莫屬。
4月28日,國務院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對美國關稅政策進行了強硬抨擊:說他們“憑空做牌,霸凌霸道,出爾反爾…,必將以失敗告終”。
[信息來源:央視新聞2025年4月28日]
特朗普甫以上臺,即表示要強行收回巴拿馬運河經營權,強行“購買”格陵蘭島。但是現在的情況怎么樣了呢?
4月27日,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島自治區總理尼爾森,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與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召開發布會,尼爾森重申:格陵蘭島永遠不會成為可供交易的財產。
這一表態,除了無情打臉前一陣子帶著老婆去格陵蘭島逐戶敲門碰了一鼻子灰的萬廝,讓世人又見識一回什么叫臭不要臉外,還徹底斷了特朗普的“購島”念想。
就在4月27日同一天,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又一次發布通告,題目是:長和港口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規避反壟斷審查。
國家市監局這一紙通告,等同于徹底堵死了李氏父子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鐵了心售美港口的圖謀。
特朗普想明搶巴拿馬運河港口,只能是一忱黃梁。
作為特朗普執政三個月的最大外交成果,調停俄烏戰爭一直為特朗普視為最大的外交資產,他本人也在多個國際國內場合公開標榜過自己的成績。
但是現在的情況根本不像他想象的那樣。
俄烏雙方不但沒有收手,相反,俄羅斯正在乘勝追擊,擴大戰果;而氣急敗壞的特朗普也只能甩鍋,說烏克蘭再不同意談判條件,那美國就不管了,讓俄烏再打三年,直到把烏克蘭這個國家打沒了。
4月26日,特朗普在梵蒂岡短暫會見澤連斯基,連原本商量好的馬克龍一塊參加三方會見,也臨時不讓馬克龍上桌了;從這一細節上來看,特朗普顯然已經徹底失去耐心了,施壓澤連斯基成了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同一天,也是4月26日,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大將,在克宮向普京匯報了前線戰況,表示已全面收回和控制庫爾斯克州,并準備在烏克蘭蘇梅州開辟新的安全區。
普京則指示繼續擴大戰果。
關稅戰開打不到一個月,美國本來就已經萎靡不振的經濟形勢更加雪上加霜;特朗普當初設想的穩住美債,制造業回流現象并沒有發生。
相反的是:目前美國東西兩岸碼頭已接近陷入停頓,美國倉儲和物流業也緊步后塵;通脹已嚴重超過預期,失業潮預計在六月份將集中爆發;而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正在走上街頭,抗議特朗普關稅政策帶來的混亂,抗議特朗普執政不力以及濫用總統職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