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剪輯師都在炫耀絲滑轉場時,真正的高手早已在看不見的戰場布局——那些看似隨意的鏡頭停頓,也被稱為“留白”的鏡頭,才是操控觀眾情緒的秘密開關。
很多人認為蒙太奇就是轉場的銜接,但是董北認為最好的蒙太奇是學會停頓的運用,為什么“停頓”如此重要呢?
在MV《入海》的拉片中,董北詳細講解了“停頓”的幾個用法,如何運用“停頓”給觀眾“留氣口”,“氣口”就是給觀眾感受人物情緒的空間。
01
新手剪輯容易忽略的問題:“氣口”很重要
整個MV在講畢業季,這一組鏡頭是舍友之間在玩轉酒瓶的游戲,酒瓶指向了男主角,意味著要分別了。但是男主角開始說話之前沉默( 停頓)了好幾秒鐘,以剪輯師的立場來看,這是必須的。因為思考的時間必須給到位,更交代了分別在即的環境傷感漸生的氛圍
如果直接銜接,當然劇情也是順暢的,但是缺少了離別的味道。所以對于剪輯師來說,“沉默是金”并不是一句空話。
02
“停頓”是情緒的鋪墊
正如董北所說:“片子剪得好不好不在于轉場的炫技,而是鏡頭之間的組接,和整體情感的適配。”
在MV的副歌段落,董北就利用“停頓”形成的段落來鋪墊情緒。這一段的特別之處在于男主角坐上出租車發現司機和自己長得一樣,男主角扭頭再看窗外,路邊忙碌的上班族也和自己長得一樣。
此時音樂的停頓是欲揚先抑,音樂上來時才會更煽動情緒。在歌曲中間加入一小段劇情,使影片有不同的側重點,從而形成段落感。
03
“停頓”突出反差
進入副歌部分后,董北利用“關鍵動作剪輯+停頓”,前面是一連串跑碎鏡頭,用動作的延續感,突出上班的“累”。
然后抓“開門”的關鍵點,跳切轉換場景,從辦公室轉換到馬棚。
馬棚的長鏡頭節奏明顯舒緩下來,讓觀眾進入情緒。
這樣一段“前緊后松”的對比鏡頭,讓觀眾有呼吸的空間,情緒也隨之跌宕起伏。
04
“停頓”并不是黃金法則
有效的“停頓”使影片節奏充滿呼吸感,但需要警惕的是,“停頓”并不是萬能的。不恰當的“停頓”會破壞影片的質感,剪輯過程中需要按照具體情況分析使用。
停頓≠黑場過渡(除非刻意制造設備故障效果)
避免在音樂重拍處停頓(節奏沖突會產生混亂感)
紀錄片慎用設計性停頓(容易破壞真實感)
新手剪輯的誤區不止“炫技”或者無縫轉場的使用,如何在一大段鏡頭中挑選有效鏡頭、如何擯棄學生思維、如何吃透劇本等都是剪輯師在實戰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新片場課堂的【剪輯大師班】中,董北老師都會一一講解,將十余年實戰經驗傾囊相授,涵蓋素材篩選、節奏控制、跨類型剪輯等核心技巧,助力從業者少走彎路。
課程簡介
課程集中于剪輯師的職業瓶頸突破方法,如何從剪輯“工具人”到敘事創作者進行角色轉變,幫助學員從傳統固化剪輯思路進階一線項目方法論。學員將在拉片拆解、職業人脈拓展、作業點評等實戰環節中,全面提升剪輯思維,優化創作技巧,完成技術與職場的雙向賦能。
課程亮點
職業躍升:從執行到創作的思維轉型
實戰拆解:廣告/短片工程文件深度解析,廣告成片與原始素材對比揭秘
拉片精研:《啥是佩奇》等經典爆款短片首次拉片分享+抽取作業點評
歡迎掃碼咨詢課程信息~
課程大綱
day1
開班致辭、剪輯流程分享
導師介紹、課程介紹、學員
導師剪輯工作流程分享:介紹素材挑選方法與框架搭建
多類型廣告項目實戰講解
擺脫“學生思維”:掌握高性價比學習方法
認清自己的位置:協助者但不失難度
如何吃透劇本:了解品牌調性
非線性思維養成
多類型廣告項目實戰講解
素材挑選
敘事主角與視角運用
套剪實戰
特效片創作流程
過往剪輯作品工程展示&即時問答
day2
從“工具人”到“創作者”的思維升級(下)
職業道路上人脈與合作關系的建立
剪輯思維的累積,由“快”轉“慢”
職業瓶頸期的突破策略
多類型廣告項目實戰講解
《啥是佩奇》首次拉片分享(創作故事+工程展示+技術詳解)
學員作品隨機抽取拉片點評,問答環節
職場高階認知提升(AI剪輯、行業發展等相關話題)
適合人群
有基礎剪輯創作能力的影視入門者及深度剪輯愛好者
希望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剪輯思維的影視從業者
上課時間
5月17日-18日
上課地點
掃碼添加課程顧問老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