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春雨紛紛。在肇慶高新區南山田園南藥科研基地,放眼四望,田野沃沃,一片生機。走進南山田園藥草探秘研學營里,200多種中草藥植物正盎然生長,膳食區域里,工人們正忙碌布置風冷機,為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作充足準備。
肇慶高新區南山田園南藥科研基地,種滿了各種中藥材。
作為肇慶首家以種植本草為主題,集本草育苗、種植、食用、旅游觀光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基地,其依托大南山的自然風光和農業資源,助力“百千萬工程”中的三產融合,成為推動鄉村經濟,促進“文旅+研學”結合發展的新地標。
“南山田園種植區內有幾十種南藥,包括天冬、百合、金果 欖、菖蒲、黃精、土茯苓、薄荷等,皆是適合南方種植生長的中草藥,故名南藥。”順著南山田園南藥科研基地負責人江錦堂的指引,記者看到,各類南藥作物前均有介紹展覽牌,從珍稀的石菖蒲到大眾熟知的蘆薈,每一株都配有詳細介紹,涵蓋藥用功效、生長習性等,讓前來觀賞的游客一目了然。
據江錦堂介紹,南山田園南藥科研基地在今年3月下旬開門營業,目前第一期建設項目共占地270畝,項目建設主要包括“中醫文化博物館、南藥科普館、南藥種植區、百草觀光園區、生態休閑區、農耕研學區、中藥藥膳體驗區”等。
談及為何會選擇在高新區開發農文旅項目,江錦堂給出了業態發展的解釋,“結合當前鄉村文旅的市場熱度,縱觀整個區域,還未有成規模大面積的農文旅體驗活動,而我們在四會下茆鎮也有南藥種植基地,肇慶高新區政府也十分支持我們項目的規劃和建設。
“為此,我們將在四會積累的南藥種植經驗,嫁接到肇慶高新區農文旅項目開發中,打造生態休閑,傳統的鄉村景觀和田園風光,同時大力推廣當地的農耕文化、民俗風情等。”江錦堂說。
目前該基地已開門營業月余,除了吸引本地市民群眾前來游玩體驗外,不少來自珠三角地區的游客也紛紛前來自駕感受這難得的藥草田園風光。
不止于此,記者了解到,同時作為肇慶市教育局批準的中小學研學勞動基地,南山田園已與高新區15家中小學校達成研學合作,已為超3萬多名中小學生開展豐富多彩,實踐于樂的研學活動。其中,在拓展實踐課堂中,該基地利用中藥草種植基礎,開展了薄荷驅蚊水、艾條、創意手工香囊、泡腳料包等制作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充分了解藥材養生功效,起到傳承中醫精髓的作用。
“五一假期將近,我們基地將進行局部開放,為了迎接高峰客流,或會采取預約制進園。同時我們也正在加班加點匹配各項旅游措施,如增加露營區的桌椅,完善瓜果種植區等,讓更多游客乘興來,盡興歸。”江錦堂說道。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夏紫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