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發布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 17761—2024)有多項約束性條件,使得電動車生產的成本增高。那么這會促使新國標電動自行車的整車生產成本增加。尤其是低端車型,沖擊最為激烈。那么。新國標調改以后,從成本角度上來看,1000元以內的電動車還有存在的可能性嗎?
首先是強制要求車架、電池倉等非金屬部件具備防火阻燃性能,塑料件總質量不得超過整車的5.5%。這一塊的材料成本預計提升5-10%。
其次是新增北斗定位模塊(消費者可選擇是否保留),提升防盜和安全監測能力。電機、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增加防篡改設計,這一塊的成本提升在5-10%。
鉛酸電池車型重量上限從55kg放寬至63kg,允許搭配更大容量電池(如48V20Ah),續航提升30%以上,千元級車普遍都是48V12ah的鉛酸,這一點沒有影響。
由于多項成本的抬升,千元級電動車產品會逐步消失
短期內1-2年,仍有供應,但選擇減少
東莞、無錫等地仍有商家通過簡化配置(如48V12Ah鉛酸電池、基礎款車架)推出500-1000元車型。例如,愛瑪歡樂豆、寶島N5等車型在部分地區促銷價低至998元。
目前舊國標車型(如2019年前生產的48V12Ah車型)過渡期內仍在降價拋售,部分商家標價低于800元。
部分地區受區域保護,比如三四線城市及鄉鎮市場千元車占比更高,但是監管弱,因此還會短期存在。
新國標的出臺,勢必會讓千元級車型“降配”!
新規實施后,車企需為防火材料、北斗模塊等新增配置多支出200-300元。部分千元車通過以下方式壓縮成本:
減配電池:電池以后需要自己單獨購買,1000元以內只能買到空車;
簡化設計:取消屏幕,后液壓減震、LED大燈,遠程遙控等非必需功能;
降低品控:使用輕質的車架或品質較低的輪胎(存在安全隱患);
總結:
新國標實施后,1000元級電動車仍可買到,消費者可通過關注地方補貼、選擇庫存車或小品牌車型實現低價購車,但務必避免購買“三無”產品。若追求長期使用體驗,建議適當提高預算,選擇符合新國標的主流品牌車型。各位。你對此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