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一則消息如平地驚雷炸響航空圈:幸福航空宣布取消五一假期前所有航班。
這家曾被寄予“國產民機運營標桿”厚望的航空公司,此刻正站在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從員工欠薪到航班停飛,從高管含糊其辭到官網系統“升級”,這場突如其來的停航風波,撕開了中國支線航空生存困境的殘酷一角。
前一段時間老家有老人過世,我從深圳坐飛機回濟南的,是坐春秋航空的飛機回去的,來回的機票僅有900多,比坐高鐵還便宜。因為是淡季,可能是打折票,如果是節假日旺季的話價格會上漲不少!
飛機飛行的成本巨大,包括機場、員工的工資以及燃油消耗都很高,之所以用這么低的價格吸引客戶,就是因為現在的客運市場競爭實在太激烈了!
首先有一個問題就是現在中國的私家車數量大幅度增加,很多家庭都擁有私家車。年輕人喜歡自由放飛,很多人都喜歡自駕游,找到那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隨心所欲的感覺。中國的高速公路縱橫交錯,客運很方便;中國的鐵路建設日新月異,高鐵普鐵遍地開花,四通八達;再加上海運和水運方面也有一定市場;這讓民航承受了巨大的巨大的市場壓力!平時如果如果不大幅降價找不到客源!
4月27日清晨,幸福航空內部航班調整通知單悄然流傳:4月28日至30日,所有航線全部取消。
當乘客在社交媒體曬出航班取消短信時,公司官網卻僅以“系統升級”為由,暫停了“不正常航班延誤證明”功能。這種欲蓋彌彰的操作,讓員工陳某某的吐槽顯得格外真實:“部門今天沒收到任何航班計劃,公司連解釋都懶得給。”
更令人玩味的是高管回應。面對媒體追問,這位不愿具名的管理者先是拋出“停飛三天”的緩兵之計,又信誓旦旦保證“公司會繼續運營,正在準備發工資”。但當記者追問資金來源時,對方卻含糊其詞。
這種矛盾表述,恰似幸福航空近年來經營狀況的縮影——表面強撐門面,內里早已千瘡百孔。
事實上,幸福航空的衰落早有端倪。
官網顯示,這家號稱“全球最大國產民機運營商”的企業,實際僅有3架波音737和2架新舟60在勉強維持運營,其余23架飛機早已淪為“僵尸機”。人機比高達200:1的荒誕數據,暴露出支線航空的致命軟肋:機型老化、維護成本高企、市場接受度低,形成越飛越虧的死亡螺旋。
如果說停航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持續數年的欠薪風波,早已將員工逼至生存極限。飛行員劉先生的遭遇堪稱魔幻現實:作為正規航校畢業生,他不得不兼職送外賣還房貸。“小時費拖欠是常態,2022年后公司幾乎不派飛行任務。”這位本該翱翔藍天的機長,如今更熟悉的是城市街道的擁堵路線。
更荒誕的是離職賠償條款。
法院判決書顯示,幸福航空曾向離職飛行員索賠高達225.8萬元培訓費,理由是“公司為引進人才支付了巨額成本”。盡管西安中院最終以“有違公平原則”駁回訴請,但另一飛行員周某卻被判返還316萬元引進費。這種“離職即負債”的霸王條款,將員工牢牢困在沉沒成本的牢籠中。
社保斷繳更是壓在員工身上的另一座大山。有員工自嘲:“公積金拖欠近三年,想換工作還得自己補繳,否則新公司無法續保。”這種進退維谷的處境,讓“幸福航空”四個字成為員工心中最大的諷刺。
幸福航空的悲劇,折射出中國支線航空的集體焦慮。這家誕生于2008年的企業,曾頭頂“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發起”的光環,2018年更迎來西安市國資委入主。
按理說,背靠政府資源本應如魚得水,為何卻落得如此田地?
答案藏在冰冷的運營數據里。
新舟60這款被戲稱“空中拖拉機”的國產機型,故障率居高不下,直接勸退大批乘客;支線航線客流量本就稀少,疊加高鐵競爭,導致航班上座率長期在虧損線掙扎;更致命的是補貼依賴癥——當地方財政收緊,失去輸血的幸福航空瞬間原形畢露。
股權變更的遺留問題同樣棘手。
從央企控股到地方國資接盤,復雜的股東結構導致決策效率低下。西安市國資委雖在2024年表態要“幫助恢復經營”,但面對人機比失衡、機型老化、債務纏身的三重困境,任何救援都顯得杯水車薪。
幸福航空的困局,不過是行業縮影。
在中國民航市場,干線航空憑借規模效應賺得盆滿缽滿,支線航空卻在政策補貼與市場規律間走鋼絲。某航空分析師一針見血:“支線航空本質是政策性生意,一旦補貼退坡,商業邏輯立刻崩塌。”
這種畸形生態催生怪象:航空公司寧可讓飛機趴窩,也要維持運營資質;飛行員被迫兼職謀生,卻要面對天價賠償;地方政府投入重金重組,最終收獲一堆法律糾紛。
當京東貨運航空開始從外賣員中招募飛行員時,人們突然發現:幸福航空的“欠薪大法”,竟意外完成了行業人才轉型培訓。
截至4月28日,幸福航空官網仍無票可售,五一后的航班計劃一片空白。高管口中的“繼續運營”承諾,在員工欠薪訴訟纏身、飛機資產大幅貶值的現實面前,顯得蒼白無力。有民航專家預言:“要么被大型航司兼并,但沒人愿意接盤負債和老化機型;要么破產重組,但支線航空的商業模式注定難以為繼。”
對于那些被欠薪的員工而言,他們更關心的是:停飛期間工資怎么算?社保斷繳如何補繳?離職賠償能否豁免?這些現實問題,遠比公司存亡更緊迫。當記者嘗試撥打幸福航空客服電話時,那頭傳來的永遠是冰冷的忙音,恰似這家企業留給世界的最后注腳。
幸福航空的悲劇,是資本狂歡后的滿地雞毛,是政策扶持下的畸形產物,更是中國民航業結構性矛盾的集中爆發。當支線航空的生存空間被高鐵擠壓殆盡,當地方財政難以持續輸血,那些翱翔藍天的夢想,終究敵不過地面上的柴米油鹽。
或許,正如網友所言:“幸福航空從沒讓旅客幸福過,但它用最慘烈的方式,讓整個行業看清了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