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法誠信 主動申報
避免法律制裁
GO
“松潘縣人民法院”
為進一步強化執行工作,切實維護法律權威與司法公信力,保障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松潘縣法院執行局于2025年4月28日在古城內開展了被執行人違反財產報告制度法律宣傳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提高公眾對財產報告制度的認知,增強被執行人主動履行財產報告義務的意識,營造誠實守信的法治氛圍。
執行局干警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在現場設立咨詢臺,擺放精心制作的宣傳禮物,向過往群眾發放專門印制的宣傳手冊。手冊內容涵蓋財產報告制度的詳細介紹、被執行人應報告的財產范圍、收到報告財產令后不申報或虛假申報的嚴重后果,以及典型案例分析,讓群眾能直觀了解相關法律知識。
面對群眾的疑問,執行干警耐心解答。一位大爺詢問:“如果被執行人就是不報告財產,法院能怎么辦?”干警詳細解釋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二條規定,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而且法院還會通過網絡查控系統、實地調查等多種方式查找其財產,讓其無處遁形。”
活動期間,干警們著重強調了如實申報財產的重要性。告知群眾如實申報財產不僅是被執行人應盡的法律義務,更是解決執行難題、實現公平正義的關鍵環節。對于心存僥幸、試圖逃避財產報告義務的被執行人,法院必將依法嚴懲,絕不姑息。
本次宣傳活動成效顯著,共發放宣傳手冊3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30余人次。通過此次活動,周邊群眾對被執行人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相關法律規定有了更深入了解,不少群眾表示今后遇到此類情況會積極配合法院工作,共同維護法律尊嚴。
松潘縣法院執行局表示,今后將持續開展此類法律宣傳活動,加大對被執行人違反財產報告制度行為的打擊力度,不斷創新執行舉措,充分運用罰款、拘留、納入失信名單等強制措施,讓“如實申報財產”成為被執行人的自覺行動,為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貢獻力量 。
供稿|澤旺磋
編輯|張楚
簽發|蒲永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