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艦開放日 一老人沒有預約到參觀票,從胸口掏出了一枚泛黃的胸章,遞給衛兵說:“我知道這不合規矩,但是我怕我再也沒有機會了,能不能破例讓我上去看看。”衛兵一看胸章,發現老人身份不得了,連忙向艦長匯報,艦長親自帶兵接待!
這天,鄧爺爺聽聞海軍沂蒙山艦停靠在了上海,瞬間,他的雙眼閃爍出激動的光芒,那光芒里,有對往昔歲月的懷念,更有對老“家”的牽掛。
他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在沂蒙山艦上的青春歲月,每一個回憶都鮮活如昨。
鄧爺爺迫不及待地撥通了孩子的電話,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兒子,快幫我打聽下沂蒙山艦具體停靠在哪里,我一定要去看看。”
兒子深知父親對老部隊、老艦艇的深厚情感,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四處打聽。不一會兒,就把艦艇停靠的位置發了過來。
鄧爺爺拿到位置后,不顧年事已高,立刻動身前往。一路上,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在艦上的點點滴滴,那是他青春和熱血揮灑的地方。
然而,當他滿懷期待地趕到時,卻被告知參觀需要提前預約。鄧爺爺一下子急了,他已經 91 歲了,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他害怕自己這一輩子再也沒有機會“回家”看看了。
于是他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珍藏了 72 年的寶貝——從舊軍裝上拆下的胸標。這胸標承載著他的青春、他的夢想,還有他對沂蒙山艦深深的眷戀。
他雙手捧著胸標,遞給衛兵:“小同志,能不能通融一下,讓我用這張‘舊船票’上船吧。我知道這不合規矩,但我真的太想家了,這里就是我的家啊。”
衛兵恭敬地接過鄧爺爺遞來的胸標,定睛一看,上面清晰地寫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沂蒙山軍艦見習機電長,1953……”
衛兵立刻意識到,眼前這位老人是他們的前輩,是為海軍事業奉獻過青春的英雄。他不敢有絲毫怠慢,馬上向艦長匯報了情況。
艦長一聽,心中涌起一股敬意,連忙放下手中的工作,親自跑來攙扶著鄧爺爺。他緊緊握住鄧爺爺的手,說:“前輩,歡迎您回家!”
然后,艦長帶著鄧爺爺在艦上四處參觀,一邊走一邊介紹著“新家”的變化。每到一處,鄧爺爺都仔細地看著,時而點頭,時而感慨!
最后,艦長帶著衛兵們莊嚴地向鄧爺爺敬禮:“歡迎老兵回家!向老兵致敬!敬禮!”
鄧爺爺眼眶濕潤了,他顫抖著雙手回禮,聲音哽咽:“謝謝,謝謝。我今天真是圓夢了,見到親人了!”
這一刻,時間仿佛凝固,這份跨越時空的情感,在沂蒙山艦上久久回蕩。
從舊船票到新戰艦,變的是裝備,不變的是守護海疆的赤誠。這是跨越時空的傳承,老一輩的信仰在新一代軍人身上熠熠生輝,看得我熱淚盈眶!”
信仰與傳承的意義具象化了!一張舊船票,承載著往昔記憶;一艘新戰艦,駛向壯闊未來。時光流轉,海軍精神卻從未褪色,始終熠熠生輝!
舊船票傳遞著先輩的溫度,新戰艦升騰起時代的希望。海軍精神在傳承中煥新,每一次破浪前行,都在鑄就新的傳奇!
抗戰老兵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他們身上的堅韌和忠誠,激勵著我們永不退縮,勇往直前。
國家有力量,人民有信仰,生在春風里,長在紅旗下,目光所至,皆為華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