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矛盾極端化導致的內訌是決定印度永遠無法追趕中國的關鍵
文\丁彥皓-可信財商
一、印度真正的問題是內部矛盾極端化導致的內訌
經濟學家動輒拿印度與中國相比,確實,從數據上看,印度在諸多領域與中國不相上下,尤其印度位于印度洋的核心位置,理論上周邊地緣政治環境比中國更有優勢,但這僅僅是基于經濟學的視角得出的結論
其實,印度真正的問題是內部矛盾極端化導致的內訌,這是中國人很難理解的,嚴格意義來講,當前的印度就是在英國殖民地原始部落的基礎上硬是套了一個西方的民主制度,根本非其內生,且契合印度現實特征的制度選擇,自然顯得不倫不類,與印度的現實格格不入
最近傳出印度與巴基斯坦為了水源而持續相互攻擊的報道,很多媒體將其陰謀化,其實該事件就是2019年,莫迪政府廢除憲法第370條款后取消了克什米爾邦的自治地位,又派出軍隊對其全面接管,切斷互聯網和通訊,激化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
尤其,莫迪政府將克什米爾的伊斯蘭教信徒的身份定性為“永久居民”,取消其選舉權,但又必須接受印度教徒政府的管轄
自然抗議浪潮四起,而莫迪政府不但不妥協,又采取暴力措施,僅2023年就射殺了150名伊斯蘭教的抗議者,導致克什米爾地區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矛盾升級
另外,莫迪政府又大規模的向印控克什米爾移民印度教徒,擠壓伊斯蘭教徒的生存空間,導致失業率暴增,雙方的矛盾再次激化
在幾十萬全服武裝的軍隊暴力打壓下,伊斯蘭教徒只能將公開抗議轉為恐怖襲擊,根據印度官方的記錄,僅僅在2021到2023年就發生了327起恐怖襲擊,傷亡約1200人
二、4月22號克什米爾針對印度教徒的恐怖襲擊觸及了莫迪的核心利益,為將其外部化,實現政治推責,莫迪政府選擇擇了受巴基斯坦政府支持的抵抗戰線組織追責
4月22號,大約有8個恐怖分子在山谷旅游區漫山遍野的找印度教徒,抓到人后就進行身份檢查,確認后馬上開槍射殺
其實,這一恐怖行為在克什米爾習以為常,不算啥大事,但是這次與以往有點不同的是以往的襲擊是無差別襲擊或者是以印度軍警為主要目標,而這一次是精準的搜尋印度教徒,專找他們下手
莫迪本就是通過玩弄民粹主義,煽動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矛盾上臺的,曾一度自詡為印度教的保護神,自然這次專門針對印度教徒的恐怖襲擊就打臉莫迪了,自然極其難堪,沒法下臺
尤其莫迪政府在持續忽悠印度教徒移民克什米爾地區,這一專門針對印度教徒的恐怖襲擊自然讓莫迪政府的算計落空
另外,該事件發生在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印度期間,在莫迪政府向萬斯死鼓吹印度治安極佳,印度的投資環境有利于國際資本的利益最大化,試圖巧妙的利用中美關稅戰漁翁得利時,克什米爾爆發了大規模的恐怖襲擊,自然讓莫迪政府異常憤怒
雖然恐怖襲擊發生后,諸多恐怖組織對外宣稱為此次專門針對印度教徒的襲擊事件負責時,莫迪選擇了受巴基斯坦政府支持的抵抗戰線組織追責
自然巴基斯坦當即否認,但是印度根本不考慮該事件的真實肇事者,而是將責任歸咎于巴基斯坦政府,將印度的矛盾外部化,實現莫迪的政治責任推卸
基于此,印度政府就要揚言暴報復,并切斷印度河的水源,接著兩軍在實控線附近出現了零星的交火
三、克什米爾已成為印度國運的流血口,中國與巴基斯坦以此聯手持續透支印度的國力
可以肯定的是印度與巴基斯坦絕對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全面戰爭,其實更多是輿論嘴炮,找個理由唐賽這次恐怖襲擊對莫迪本人的沖擊,順帶安撫印度教徒
其實,在克什米爾天天都有小規模的沖突,零星交火是常態,兩邊都在放狠話,但是誰都知道根本不值得為這點事大動干戈,印度社會對其也習以為常,不覺得是個事
但是,這卻暴露了印度最大的軟肋,即社會撕裂,尤其是克什米爾已成為印度國運的流血口,中國與巴基斯坦以此聯手持續透支印度的國力,導致其不得不維持大量的軍事部署
2025年印度國防預算總額約合787億美元,較2024財年增長近10%,創下歷史新高,尤其印度的地緣政治壓力也在大幅推高軍費開支
在中印邊境,印度為應對中國的軍事挑釁,2025年計劃投入55億美元,而中方在西部戰區部署的火箭炮系統成本僅為印度四分之一,且掌握整個局面的走勢
在印巴邊境,印度年度軍事支出達87億美元,占巴基斯坦全年國防預算65%
邊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也居高不下,預估2025-2026財年,印度為了維持邊境的穩定計劃向邊境道路組織撥款714.65億盧比
在查謨-克什米爾地區,駐軍支出占陸軍預算28%,但該地區暴力事件仍年均增長12%,投入產出比令人擔憂
預算結構失衡、采購體系低效以及技術創新乏力等導致裝備采購資金不足,現代化建設舉步維艱的惡性循環
顯然莫迪更關注其個人的政治利益算計,忽視了印度的現實,其實印度的宗教、地區與階層矛盾必須通過逐步調節的方式來化解,而非持續被政治利用,極端化升級
四、莫迪給印度社會樹立了兩大致命的政治傳統,致使印度經濟發展注定無法持續
莫迪一心想利用中美國際主導權之爭的歷史機遇期,承接全球產業鏈迫于美國的政治壓力而遷移至印度,但是資本在任何國家投資必須首先需尋求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
莫迪表面看創造了印度經濟的奇跡,但是莫迪給印度社會樹立了兩大致命的政治傳統,致使印度經濟發展注定無法持續,即
1、 權力與資本高度勾兌,相輔相成,最終導致印度在傳統宗教、區域隔離的基礎上又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派系與資本集團的利益勾兌勢力,加劇了印度社會的撕裂
2、 莫迪巧妙的利用了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沖突實現了自身的政治算計,不但再次惡化了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矛盾,無形中又在印度形成了新的政治套路,即為了獲取占總人口80%印度教徒的支持,而持續攻擊不及20%的伊斯蘭教,通過激化雙方的矛盾實現政客的利益算計
一旦政治與資本利益高度勾兌,則必然會讓政治淪為打壓其他勢力派系的打手,而資本在政治面前毫無還手之力,這也是印度政府動輒就搶劫外資企業的關鍵,即競爭對手利用與其勾兌的政治勢力打壓競爭者,導致外資撤離或對在印度投資持質疑的態度
五、中印目前僅僅是維持一個相互牽制,迫使任何一方都不能過度戰略投機,而真正決定中印競爭的是各自的內部矛盾管控與化解
經濟的發展必須要維持政策的延續性,而這一切更多是基于政策的穩定,但是莫迪政府動輒會用卡住水源迫使巴基斯坦妥協,實現其內部的政治矛盾外部化,導致印度的國力透支,足以證明印度政府為了實現利益而不足手段的短視行為
諸如,2016年,印度的烏里爆發恐怖襲擊,印度暫停向巴基斯坦輸送印度河水,作為報復和打擊手段,2019年,印度通過巴格里哈爾水壩大幅減少向巴基斯坦放水,導致巴基斯坦的部分農田因缺水拋荒
但是印度幾條大河的水源地都在中國,諸如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即中國的雅魯藏布江以及當前與巴基斯坦爭議的印度河,疊加中國的基建能力,真正能夠控制印度水源的只有中國,這也成了印度最大的戰略軟肋
在中印地緣政治博弈中,印度通過掌控印度洋來牽制中國,而中國通過克什米爾、巴基斯坦、中印邊境以及已經開建的墨脫水電站掌控印度的水源來牽制印度,杜絕其戰略挑釁
但是,中印目前僅僅是維持一個相互牽制,迫使任何一方都不能過度戰略投機,而真正決定中印競爭的是各自的內部矛盾管控與化解
對比中國,印度內部復雜的宗教矛盾、地區割據以及種族沖突本就已經很棘手了,現在莫迪又樹立通過挑撥宗教矛盾以及權力與資本的高度勾兌來實現政客的利益最大化,而印度內部又無自我修正的實力,自然會日益淪落,直至突破臨界點,遏制經濟的增長
六、為什么選擇投資湖州的住房?
1、湖州代表未來社會生活頂級追求的水準
2005年,領導響應科學發展觀,在湖州安吉余村提出著名的“兩山理論”,即“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自此生態環保成了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底線,使任何團體和個人絕對不能觸碰的底線
青山綠水的頂級生態是所有人財富到一定程度之后生活的必然選擇,過去40年湖州錯過這一輪工業化的機會,導致其保持了青山綠水的原始生態,恰恰契合社會財富大爆發后的頂級生活追求,自然成了財富階層所追求的居住目標
2、具有存量零和分配的財富集聚機會
在全力發展生態,且生態與經濟兩手都要抓的背景下,領導又多次提出“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設好”,尤其幾乎每兩年親自實地考察,檢查作業,督促當地政府全力以赴的現實決定,浙江與湖州必須通過將存量產業、人才與資本規模化導入,極速形成規模,且取得成就,無形中形成了存量財富零和再分配的聚集機會
3、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湖州到了大爆發的時代
湖州緊貼杭州、蘇州與無錫,與上海、合肥與南京近在咫尺,號稱位于長三角的心臟地位,但是由于未趕上上一輪工業化的浪潮,房價與土地相對低廉,對周邊產業、資本與人才形成虹吸效應
在這一背景下,最近幾年湖州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持續崛起,經濟增長處于浙江首位,人口持續大幅凈流入,大幅縮小與周邊各發達城市的距離,無形中成了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無錫以及蘇州的中心與交通樞紐
同時開建十幾條高鐵、城際高鐵、高速公路以及輕軌,大力打造“軌道上的湖州”大戰略,“要致富,先修路”,這是經濟發展的前提
湖州作為長三角的中心城市,只有大規模的發展交通,降低物流成本,各城市的產業、人才、資本與資源才會循著低成本的路徑流向湖州,形成增量,推高房價
4、估值極低,具有極大的套利空間
這一輪房地產回調幾乎對湖州的房地產市場重新洗牌,所有的開發商都處于崩盤的邊緣,為了輸血、活命都在打折甩,其實,這恰恰是個“打劫”的超級機會,妥妥的白菜價
理論上,湖州目前的房貸首付需要15%,但是開發商會墊部分首付,買房只需5萬塊錢的首付款,利率3.0%,在即將來臨的全球史上最大的惡性通脹和資產泡沫背景下,現在高杠桿買房幾乎是“搶銀行”,這才是妥妥的國家發錢,而非對股市不切實際的幻想
5、地處未來500年世界中心地位,具有戰略布局的價值
在我看來,上海以西、無錫以東,蘇州以南與杭州以北這塊地就是黃金鋪成的,未來500年世界的中心,能搶一塊算一塊
6、諸多基礎設施投資即將釋放基本面提升的效力
這幾年在領導的持續督促和市場演變下,湖州大興土木、產業興旺、極速發展,GDP增長率處于長三角的前列,同時修建四條輕軌與一條城際高鐵
湖杭高速已開通,2024年12月底,滬蘇湖高鐵開通,徹底打通了湖州直達上海的通道,通蘇滬城際高鐵正在修建,太湖通道已提上日程
城際高鐵的大面積開通必然顛覆已有的房地產模式,將城市的物理空間無限放大,且極其便捷資源的流動
上海、蘇州、無錫與杭州的產業、資源、資本與人才會持續涌向價值洼地湖州,理論上湖州會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基本面持續提升,具有極佳的投資價值
目前長三角的經濟已經妥妥的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人類努力的終極目標就是“為了活得更好、更久”
在滿足住房的基本需求之后,財富階層必然追求生態、智慧產業支撐的高品質住宿,湖州有山有水的自然環境與高科技支撐的智慧型基礎設施必然會成為下一輪財富階層所追求的生活方式
中央大力支持與長三角經濟紅利的持續外溢,必然會推動湖州的發展,湖州的高品質生態與住房將會成為財富階層的首選
目前房價白菜價的現實,疊加這一輪房地產上行周期,怎么都賺錢,畢竟就是一萬多塊錢一平米,在目前全球集體貨幣寬松的共振效應下,房價被嚴重低估,怎么都賺錢,并且是動輒上百萬的收益
房地產的2008時刻再次到來,錯過2008年,不能再錯過2025年
只需10萬首付,就可以讓子女在湖州獲得一席之地,直接決定家族的未來
凡是在本文作者丁彥皓推薦的湖州樓盤購房,可在已打折的基礎上總價再減10000元
湖州購房請關注“可信財商”或“丁彥皓聊投資”自媒體矩陣,私信獲取優惠券
可信財商-所有評論都對投資有所幫助!
作者簡介:
丁彥皓 房地產經濟學博士、應用經濟學(投資學)博士后,專注資本市場,聚焦權益投資、資本運作、大宗期貨、期權以及宏觀經濟等領域的研究與投資,關注國際關系、歷史、哲學與宗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