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燕波
四驅不是奢侈品,而是安全剛需。
2025年上海國際車展上,哈弗品牌再成全場焦點,第二代Hi4智能四驅電混技術和二代梟龍MAX(參數丨圖片)的亮相標志著品牌新能源戰略的重大節點。正如長城汽車技術中心出身的資深專家,哈弗/歐拉品牌總經理的趙永坡所言,Hi4是“混動技術的未來”,他更是豪邁地宣布“未來哈弗新能源只做四驅”。
在這場“科技向善,以人為本”精神指導下的展會上,哈弗以全新面貌展現了對用戶體驗和技術創新的執著追求。緊抓這一轉折點,智電汽車對話了趙永坡,深度探討哈弗如何借此開啟新能源四驅新時代,以及二代哈弗梟龍MAX背后的技術與戰略考量。
四驅新紀元,哈弗勇開先河
為踐行“科技向善,以人為本”的理念,哈弗在展臺上通過技術和產品向外界傳遞信心。例如二代哈弗梟龍MAX以限時換新價116,800元起上市,首日大訂即突破1.6萬臺。如此親民的價格背后,是哈弗對四驅普及價值的堅信。該車配備了第二代Hi4超混四驅系統,在實測中展現出驚人的節能效果:綜合續航超1000公里,CLTC饋電油耗低至4.2L/100km,充分體現了“兩驅能耗,四驅享受”的顛覆性體驗。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二代哈弗梟龍MAX實現了百公里0.97L的WLTC綜合油耗和約6秒級的0–100km/h加速,說明它在性能和經濟性間找到了完美平衡。正如趙永坡所指出的那樣,在價格上給予用戶兩驅價格的同時,也賦予了四驅性能和安全,這正是技術平權理念的生動實踐。
四驅性能,兩驅價格。在具體配置上,二代哈弗梟龍MAX展現了前瞻性的架構優勢:搭載了專用高效發動機和前后雙電機串并聯混動四驅系統。這種創新的雙電機四驅構型使前橋驅動模塊體積大幅縮減,同時使用了兩臺近98%高效電機,將四驅車型的油耗降低至與兩驅同級別。
在實測中,二代哈弗梟龍MAX的純電模式下城市通勤成本低至0.04元/公里,高速綜合油耗也僅5.5L/百公里左右,較同級兩驅車降低了12%。此外,車輛支持多種駕駛模式和豐富的功能配置,通過四驅系統、高階智駕輔助、科技座艙、大空間等,為用戶提供了超乎預期的用車體驗。
專訪時,趙永坡還首次披露了二代哈弗梟龍 MAX 的預售數據 ——1000 條銷售線索轉化 60 臺車,轉化率達 6%,是其他車型的 2-3 倍。這一遠超預期的成績,成為解讀哈弗新能源產品力的關鍵切口。
二代Hi4重新定義新能源SUV四驅
第二代Hi4系統的精密底盤在車展上實車亮相,與第一代相比,第二代Hi4 在28項核心技術上實現升級,在技術解析環節,趙永坡用"顛覆"性的描述概括Hi4的核心優勢:
首先,它全球首發的智能后橋解耦系統在車型上量產應用。當車速超過63km/h時,進入巡航狀態后,該系統可自動斷開空轉的后橋電機,僅由前橋發動機驅動,從而減少了后橋電機的拖拽損失。據測試,高速行駛油耗可降低約0.4–0.7L/100km。當需要的時候,后橋還能智能無感結合。
其次,新款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1.5%,采用深度阿特金森循環和16∶1超高壓縮比設計,并配合智能電控,即使在饋電狀態下,百公里油耗依然能低至4.2L。
更為關鍵的是,第二代Hi4 打破了傳統單軸能量回收限制,采用前后雙軸能量回收系統,并通過自適應算法提升回收效率一倍,大幅提高續航表現。這一切創新共同締造了高效的動力系統,讓混動SUV兼顧強勁動力和出色經濟性。
另一項亮點是智能四驅控制系統,仿佛為車輛裝上了“大腦”。該系統每10毫秒反饋一次路況信息,可將前后橋扭矩在0∶100到100∶0之間動態分配。從容應對冰雪等低附著路況下,增強了行駛安全。
第二代Hi4 還提供標準、經濟、運動、雪地、四驅五種駕駛模式,在連續彎道中車輛循跡性高。此外,通過50∶50黃金配重與智能扭矩分配,該系統可輕松越過25cm高臺階;當單側輪胎陷入泥濘或積雪,系統在0.1秒內迅速將動力分配給有抓地力的車輪,及時脫困。
種種技術升級,不僅讓二代哈弗梟龍MAX的四驅性能令人信服,更為整個新能源SUV領域四驅技術樹立了新的標桿。
懂產品、懂用戶的“技術型總經理”
在哈弗內部,趙永坡以對產品和市場的深刻洞察而著稱。本次上海車展上,他針對新車型和技術紛紛與媒體交流:他直言“未來哈弗新能源只做四驅”,并提出“世界上只有兩種混動,一種是Hi4,一種是其它”,彰顯了對自研架構的堅定信念。
這些金句式的表態,讓人印象深刻,也展現了他作為技術型總經理的自信和鮮明態度。多年來,趙永坡就以對產品細節的極致追求而聞名,他深度參與產品開發,并始終關注用戶需求。這一點從Hi4技術的開發理念中可見一斑:團隊基于對10萬余用戶出行場景的研究,構建了全方位的安全體系。
無論是城市通勤的智能扭矩分配,還是戶外全路況下的雙軸能量回收,都體現出對用戶體驗的極致用心。在業界眼中,趙永坡既懂產品工程,又懂用戶痛點,他的這種產品專家型管理風格為哈弗注入了更多專業血液和質感。
談及歐拉品牌,趙永坡透露,歐拉后續會持續聚焦小型和緊湊型純電汽車,打造 “優雅、時尚、復古” 的城市純電標桿,通過獨特的產品設計讓所有人感受到精致感。
歐拉年底前至少再推出 2款新車,未來或引入 Hi4 技術的純電版本,為緊湊型車提供四驅選項,但趙永坡同樣強調:“這取決于用戶需求,現階段我們更希望把‘小而精’的純電產品做到極致?!?/p>
還有近期大熱的智能輔助駕駛話題,從哈弗品牌終端銷量看,智駕版和非智駕版各占 50%,趙永坡特別強調哈弗的核心定位是 “智駕為輔,人駕為主”,與行業內部分品牌 “全無人駕駛” 的激進宣傳形成鮮明對比:“我們從不夸大智駕功能,而是反復強調‘輔助’屬性 ,功能包括城市領航、記憶泊車,自動泊車體驗好,甚至超過 30 萬的車型,未來或與元戎、華為合作。
長城新能源突圍:從梟龍到猛龍,向上生長
過去幾年,哈弗的銷量中堅車型H6受新能源車沖擊較大,急需新“冠軍”車型驅動品牌增長。本次二代哈弗梟龍MAX的熱銷和持續發酵,正是對這一挑戰的有效回應。這款車的成功標志著長城汽車由“銷量導向”向“技術驅動”的轉型:過去哈弗靠H6等暢銷車型領跑燃油市場,如今借助Hi4技術,長城在新能源領域塑造了“混動四驅專家”的新形象。
這種形象一方面提升了品牌溢價力,另一方面也建立了堅固的技術壁壘——當其他品牌還在堆砌電池容量或大屏尺寸,長城已通過底層架構創新重構了行業規則。事實上,從坦克系列到哈弗品牌,長城通過模塊化平臺將Hi4技術平等化普惠:無論是高強度越野的Tank系列,還是城市SUV,均能享有四驅技術的加持。這種“技術平權”理念使長城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為向全球化邁進奠定基礎。
針對用戶對 “方盒子” 造型的持續熱情,趙永坡表示,哈弗明確了猛龍家族的雙線發展策略:燃油版猛龍應市場需求推出,保留經典硬派設計,標配四驅系統,滿足傳統越野愛好者對燃油動力的偏好;26 款新能源版猛龍下半年上市,采用全新設計語言,搭載第二代 Hi4 技術,兼顧城市通勤與輕度越野場景。而猛龍 PLUS作為品牌旗艦車型,定位中大型五座 SUV,軸距達 2850mm,車長超4.9 米,將配備高階智駕系統與豪華內飾,目標瞄準 20 萬元以上市場。
趙永坡特別提到:“猛龍 PLUS 不是簡單的尺寸放大,而是從底盤調校到智能配置的全面升級,我們要讓高端用戶看到,哈弗也能做豪華感與性能兼具的產品。
與此同時,長城近年來的財務表現也印證了這種高質量增長戰略。2024年,長城汽車全年收入達到2021.95億元,同比增長16.73%,毛利潤394.49億元,同比增長25.47%。得益于向高端化轉型,公司2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占比升至25.1%,單車收入和凈利均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例如,專注高端越野的坦克品牌當年銷量突破23.22萬輛,同比增長42.57%,成為增長的利潤引擎。
燕波觀察
造車不是短跑,而是馬拉松。
在上海車展的長城展臺,董事長魏建軍也為外界定下了大方向:他透露,到2025年長城汽車將推出超過50款新能源車型,預計新能源車型銷量占比將超過80%。這一目標無不顯示出長城對電動化未來的篤定。全系向新能源轉型之際,集團上下形成了高度共識。
正如長城汽車總裁穆峰所言,“長城汽車打死也不做增程”,因為Hi4已經是最優架構;哈弗方面更是明確,“未來新能源只做四驅”。在這樣的戰略定力下,全新一輪技術創新和市場布局已經展開。
可以預見,隨著“技術平權”理念的貫徹和產品陣容的充實,長城汽車正引領一個以新能源四驅為核心的時代到來,行業也將見證國產SUV高能耗時代的終結和新紀元的開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