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于泊升
4月2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深入貫徹黃河戰略,加快濟南起步區全面成形起勢情況。會上,有記者提問,濟南起步區大橋組團是濟南規劃建設的城市副中心,現在建設項目進展如何?在跨河交通方面,今年還將有哪些橋隧建成通車?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史海成介紹,起步區大橋組團定位為濟南城市副中心,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經省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同意,率先啟動建設12平方公里的城市副中心示范區,按照?“一年立框架、三年出形象、五年創示范”的目標,打造新城樣板?。
當前?,濟南起步區堅持“?運營前置?”思維,試行?總師負責制,整合規劃、設計、建設及運營環節,推動片區開發建設加速突破。示范區確定實施的100個項目中,60個項目已開工建設。其中,鵲山生態文化區加速成形,鵲華公園內鵲華中新園、泉韻水坊、泉城名士坊、齊風魯韻坊以及生態修復等項目全面開工,7月份將達到開園條件,9月份將進入試運營階段。屆時,鵲華中新園將突出南洋風情與新加坡元素,讓市民在家門口領略東南亞文化魅力;泉韻Live聚焦文創+美食兩大主題,打造開放式現場音樂表演場所,為市民游客提供多樣化服務和體驗;泉城名士坊打造“如夢令”宋詞主題演藝樂園,讓觀眾沉浸式感受宋代生活圖景,更好領略濟南國家歷史文名城的深厚文化底蘊。
總部經濟區重點突破,地下空間立體城已全面開工,地上總部建筑同步推進,正陸續引入省市大型企業。都市陽臺多點開花,國際學校項目進入裝飾裝修階段,軌道TOD項目已開展土護降施工,高品質住宅、九年一貫制學校已完成供地即將進入開工階段。科研辦公區蓄勢待發,“星泉匯”、國際生物創芯谷等項目已完成供地即將進入開工階段,國際數碼港、國際生態港等中新合作新典范項目加快推進,打造中新合作新載體。
科創金融區加快落地,規劃248米綠色金融大廈等標志性建筑正在開展方案征集,打造傳統金融與特色金融協同融合發展特色產業集聚區。
同時,全面推進示范區交通路網、生態水系和配套設施建設布局,逐步實現從無到有、連片成網。
在跨河交通方面。起步區42公里黃河河道上共計規劃21處跨河通道。目前,濟南黃河濟濼路穿黃隧道、鳳凰大橋、齊魯大橋、黃河大橋復線橋先后通車,形成“10橋1隧”跨河交通布局,跨河通道平均間距已縮短至約4公里。濟濱高鐵/G308公鐵兩用橋、濟南黃河黃崗路穿黃隧道、濟南黃河航天大道隧道3處跨河通道建設加速推進,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北延工程已實現雙線貫通,預計于今年7月建成通車。這四條通道建成后,跨河通道平均間距將壓縮至約3公里,進一步促進黃河兩岸城區聯動發展。
下一步,結合起步區建設發展需要,還將適時啟動其余規劃跨河橋隧的建設,加快優化“全市交通一張網”,為“全市發展一盤棋”提供有力交通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