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勢賦能啟新程,六科共探教學評
近日,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主辦的“2025年廣東省普通高中學科教研員能力提升研修暨教學評一致性教研活動”在清遠市舉行。3月22日上午,活動舉行開班儀式。清遠市副市長楊煥、廣東省教育廳基信處處長趙琦、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李海東等領導出席活動。全省各地級以上市及各縣(市、區)普通高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歷史、生物學教研員,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民生事務局高中教育相關人員,省屬高中相關學科教研組長,15個對口幫扶的縣域高中相關學科教研組長,清遠市各高中學校教師代表共800余人參加活動。開班儀式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黨委委員、教研室黨支部書記吳有昌主持。
開班儀式結束后,華南師范大學陳友芳教授作主旨報告《本源性學習理論促進教學評一致的探索》。陳友芳提出“學科思維為經、學科問題為緯、學科知識為基”的三維實踐框架,引經據典詮釋了“道通為一”的教育智慧,為教學評一體化明確了“以學科基因解碼思維,從解題邁向解決問題”的實施路徑,讓在場學員深受啟發。
華南師范大學陳友芳教授作主旨報告
01
語文學科:思維進階,破繭成蝶
語文學科圍繞“教學評一致性”主題開展了豐富多樣的研修活動。深圳市李成林、珠海市鄧曉珊、清遠市湯潔容等名師聯袂,通過“SOLO分類理論”“答題思維建模”“可視化的思維進階”等創新課例,破解文學文本理解和寫作指導難題。寧波市教育局教研室褚樹榮老師直擊作文教學痛點,提出“教材三層貫通+熱點題型突破”的雙軌策略,強調“從積累到應用再到創新的素養進階”。上海黃浦區教育學院楊勇老師通過“拆解題干要素—重組教材素材—變式訓練設計”等實操案例,展現“教、學、評”的有機銜接。上海師范大學鄭桂華教授剖析“文本類型多元化—能力層級進階化—任務結構化”的測評邏輯,倡導“以評促教—破除套路—技術賦能”的三維突破,為語文教學評改革指明方向。廣州市邱海林提出作文從“解題”轉向“建構”的教學策略。19位地市教研員代表分享“數據驅動-精準施策”區域經驗,6位學員分享研修心得。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教學教材研究室高中語文教研員吳曉軍老師提出“慎思慎行、以人為本、以終為始”的教研準則,勉勵全體學員“以系統性思維謀劃全局,用專業性研究賦能課堂”。
寧波市教育局教研室褚樹榮老師作講座
廣州市第二中學邱海林老師作講座
上海師范大學鄭桂華老師與學員互動
上海市黃浦區教育學院楊勇老師作講座
02
數學學科:建模為橋,協同共進
清遠市第一中學胡世鋒老師和佛山市第四中學李亞青老師開展同課異構,聚焦教學評一致,解鎖課堂新樣態。胡世鋒呈現精品課例《化動為靜—概率問題中的遞推數列建模與求解》;李亞青以“概率中的遞推數列問題”為切入點,設計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高三數學專題課例《數學建模素養導向下的概率問題探究》。各地市教研員重點圍繞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如何更好地落實教學評一致性,對兩位老師的課進行了詳細、全面、中肯的點評。吳有昌對本次課例研討活動作點評、總結和展望,通過評課給老師們后續如何做到教學評一致性做了實操性的示范,學員們收獲良多。
華南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蘇洪雨教授受邀作專題報告 《從源生題視角思考高考數學問題設計》 專題報告,蘇洪雨從理論溯源到真題解構,從政策解碼到趨勢前瞻,通過詳實數據與真題案例,為教研員及教師優化教學評一體化設計提供了科學參考。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學數學教研員 、正高級教師吳中林教授作講座 《深入學科本質、激發探索創新——新形勢下的數學高考與教學》 。吳中林基于評價的視角出發,對教學評一致性進行了新的闡釋,強調“深入學科本質,激發探索創新”的重要性。活動中,佛山市高中數學教研員錢耀周老師、中山市高中數學教研員方勇老師,清遠市高中數學教研員黃彩林老師圍繞普通高中教學評一致性,依次分享了本地的高三數學教學實踐經驗。
03
英語學科:技術賦能,融合創新
英語學科重點圍繞“區域高中英語教學評一致性”“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質量評價中發現的突出問題與解決對策”等主題開展課例研討和主題分享。活動中,清遠朱阿容、深圳詹婷婷兩位老師分別展示了高中英語教學評一致性研討課例。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教研員葛炳芳、廣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員陳皓曦、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于弟、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馮光武、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李宇、華南師范大學教授劉曉斌、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羅少茜等專家圍繞活動主題,分別就高中學業質量評價體系、英語測試的理念與技術、創新應用人工智能等方面與學員們進行深入指導和深入交流。華南師大附中汕尾學校蔡映雪等7老師進行了研究經驗分享,肇慶市實驗中學薛麗麗等3位老師分享了各自學校或區域的教學評一致性研究實施方案、研究成果和研究經驗。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員羅永華博士以《開展教學評一致性研究 推動高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深化》為主題對本次研修活動進行了回顧和總結。羅永華認為,應實現課程實施層面的教學評價一體化,以及課堂教學層面的教學評價一體化,突破高中英語教學中單一的應試教育傾向,推動課程育人視角下的高中英語課程教學。在課程育人的實施過程中,應將教、學、評的內在聯系和融合貫穿其中,專注于學生的深度學習,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
04
物理學科:玩研創,科學素養
清遠市第二中學譚神娣和肇慶市高要區第一中學周世安分別展示《基于玩研創理念的電學實驗二輪復習》《電磁感應第二輪復習》示范課,兩位教師依據“玩研創”的教學理念,運用項目式教學策略,將教學與評價緊密結合。
活動中,華東師范大學潘蘇東教授作講座《中學物理中“教學評一致性”的探討》,北京師范大學李春密教授作講座《指向教學評一致的中學物理實驗教學》,華南師范大學張軍朋教授作講座《廣東物理高考:印象、特點、趨勢與復習建議》,華南師范大學王笑君教授作講座《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物理命題研究》,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高中物理教研員余耿華老師作講座《從傳統課堂到“玩研創”課堂教學改進》,黃恕伯老師作講座《從物理高考試卷命題談高考備考與高中物理教學》,專家們探討了教學評一致的內涵、數字化與跨學科的融合、“玩研創”教學實踐等主題。
清遠市教師發展中心物理教研員張燁介紹了清遠教研基地建設經驗。活動最后組織分組研討,學員們分組展示試題、二輪復習課件和教學設計案例,案例交流展現了教師的專業素養,促進了交流與學習,帶來不同區域教師的寶貴教學實踐經驗。
05
歷史學科:鑒往知來,深耕素養
在歷史學科的活動中,清遠市第二中學梁潔靜老師和佛山市順德區羅定邦中學張彩蓮老師進行了同課異構教學展示。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室副主任陳家運肯定了兩位教師在教學目標設定、教學過程實施及教學評價設計中的一致性探索,同時就如何進一步優化評價環節、增強學生主體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意見。清遠市教育局副局長席長華、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李淵浩、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胡波、珠海市教育研究院劉洪生等領導、專家結合兩節課例,從理論和實踐出發,深入剖析了“教學評一致性”的內涵與實施策略。
活動還采用 “理論學習+實踐淬煉” 雙軌驅動模式 開展研討,將學員分為兩個班6個組,分別由李淵浩和胡波主持主題研修。學員們分別聆聽了中山大學敖光旭教授和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夏志前副教授的專題講座,進行“頭腦風暴、智慧碰撞”實踐展示,敖光旭和夏志前現場點評學員研修成果,并給予指導。
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黃牧航教授和廣西師范大學陳志剛教授作專題報告。黃牧航將“教學評”的理解和操作分為三個層次,即根據課標要求確定教學設計的重點、根據試題的要求來拓展學生的思維、根據學術研究的成果來提升學生的思維。陳志剛從理解教學評一致性、當代教學設計的理解、學情分析的重要性和教學評一致性的具體實施等四個方面作了闡述;陳志剛強調學生的學是核心,當代教學設計應該以學生問題為出發點,聚焦學情,并結合案例展示了如何確立可測、可評、可操作的教學目標。
在研修成果展示環節,廣州市南山區教育發展研究院的李萍和江門市教育研究院路松兩位老師分別作作 《學習+反思+實踐=成長》《目標·教學·評價》 的學習分享。
陳家運作活動總結。他表示,要不斷提升素養水平,“問需于校”“問需于生”,充分發揮教研的支撐示范引領作用,切實推進“教學評一致性”等課改理念落地實施,助力全省高中歷史學科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陳家運點評課例
黃牧航教授作講座
陳志剛教授作講座
06
生物學科:素養導向,評價革新
在生物學學科研修活動中,清遠市第一中學陳迪老師和深圳市羅湖外語學校邢悅婷老師進行課例展示,并系統闡述了課程設計理念與實施路徑。專題沙龍環節,由廣東省基礎教育教研體系建設高中生物學學科建設項目的負責人圍繞“教學評一致性”展開深度對話,旨在為評價改革落地提供多維思路。深圳市教研員徐鹍建議“技術賦能評價”,汕頭市教研員張青巖倡導“學歷案撬動課堂”,佛山市教研員邵龍國鼓勵“項目化學習驅動深度遷移”,清遠市教研員鄧曉鋒嘗試“試題研究驅動思維可視化與遠遷移”,廣州市教研員劉欣顏提出“跨學科素養融合”。湛江市教研員李遂梅強調“科研轉化教學”的適配性。在“學業質量評價與教學評一致性”開展專題研討中,鄧曉鋒與張青巖分別作深度分享,為提升教學實效提供策略支持。廣西中學生物教研員韋珺老師與海南中學生物教研員杜修全老師,分別作專題報告《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高中生物學教學》及《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生物學“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策略》。廣州市教研員劉欣顏、深圳市教研員徐鹍、佛山市教研員邵龍國、東莞市教研員蘇瑞龍、汕頭市教研員張青巖五位小組長精心組織小組討論,帶領學員共同探尋教學評一致性引領下課堂變革的有效措施,切實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廣州市劉欣顏等五位學員代表匯報研討成果。廣東省生物學教研員楊計明老師總結活動成效,他認為各地需以教學評一致性為核心,深化課堂變革,為培養新時代拔尖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本次活動以“理論引領-實踐創新-資源共享”為主線,構建普通高中六大學科教學評一體化實踐體系。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李海東強調,教研員需以系統性思維賦能課堂,深化課程教學改革。
來源: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編輯:廣東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