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劉玫妍)正值春夏交替,病毒感染高發。4月27日,北京婦產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寇晨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近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呈上升趨勢。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最新發布的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也顯示,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檢測陽性率較前期均有所回升,主要受影響人群是14歲及以下兒童。
“我國北方地區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高發季一般是11月到次年3月,但就近幾年的情況來說,流行季在延長。”寇晨認為,這可能與氣候變化和人口流動有關。
北京婦產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寇晨(左)為患者義診。受訪者供圖
寇晨表示,1歲以內的嬰兒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這是由年齡特點和解剖特點決定的:一是嬰兒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抵御外界病原的能力弱;二是嬰兒氣道相對狹窄,對感染后分泌的一些黏液清除能力有限,所以嬰兒氣管炎或者支氣管炎很容易進展成為肺炎。
病毒感染高發時期,不出門是否可以避免感染?寇晨認為,孩子不出門并不能降低感染病毒的風險。“孩子不出門不代表家長不出門,家長在外面會接觸大量的細菌和病毒,成年人抵抗力強可能不會發病,但如果帶回家傳染給孩子,孩子抵抗力弱,罹患呼吸道或者其他病毒的風險反而會更高。再加上室內空氣不流通,感染風險也會加大。”
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可能出現發熱癥狀。“孩子一旦發燒,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吃藥,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在寇晨看來,病毒感染有自限性,可以通過自身的抵抗力或加強營養支持挺過去。“有些家長還是會濫用抗生素,這是很多年都沒有扭轉過來的誤區。”
“隨意服用退燒藥也是一個問題。無論是乙酰氨基酚還是布洛芬,說明書上都明確高燒38.5℃以上再服用,沒到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溫讓體溫下來。”寇晨建議,可以用溫水擦拭孩子的身體,擦拭的部位主要是大血管集中的地方,像腋窩、額頭、腹股溝等,這三個部位是大血管相對比較集中的地方。不過,如果有高熱驚厥家族史,或是退燒藥無效的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針對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治療,目前并沒有特效藥,因此做好預防十分重要。4月27日,北京市通州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預防科副科長石晶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注意室內空氣流通,勤洗手,戴口罩等非藥物性預防措施外,還可以采用被動免疫,目前在我國獲批使用的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單克隆抗體,這是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唯一預防性手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