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至道躬行——吳悅石八十書畫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為“中國美術館捐贈與收藏系列展”,展出1945年出生的藝術家吳悅石自新世紀以來創作的中國畫作品和書法作品120余件(套),其中30件(套)無償捐贈給國家,由中國美術館收藏。
“至道躬行——吳悅石八十書畫展”分為三個篇章:“知大美·化境歸真”,集中展出吳悅石體現天地大美的山水畫作品以及數幅書法作品,從巨幛長卷到方寸小景,筆墨張力中傳達出作者化境歸真的大美意識;“得天趣·觀物取象”,綜合展出吳悅石描繪草木蟲魚、市井煙火題材的作品,展現畫家在物我兩忘中捕捉自然生機的本真流露;“體大道·即心游藝”,著重展出吳悅石“藝道同參”的藝術實踐,體現其將詩書畫印的綜合修養融入筆墨,憑內心的自然生發,讓藝術創作成為表達生命修行的途徑。
已八十高齡的吳悅石近二十年創作屢有新意,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本次展覽正是悅石先生藝術生涯的寫照。悅石先生筆耕不輟,其藝術歷程與《易經》中的三種境界相契合:起初是“終日乾乾”,勤奮不懈;接著是“豹變其文”,不斷創新突破;最后達到“潤澤萬物”,返璞歸真的境界。悅石先生堅守根本,遵循正道,映照內心,涵養心性,傳遞心聲,留下心跡,通過身體力行接近仁德的境界。
吳悅石的繪畫深植于明清及近代的寫意傳統,尤其是以齊白石的大寫意范式為基礎。他的花鳥畫筆觸豪放,注重以草書的用筆及其揮灑的氣度來表現花鳥的神韻。他的作品融合了花鳥、山水、人物等元素,形成了鮮明的個性與風貌?!皩懸猱嬍俏业淖非螅彩切纳现舻膬A注,在畫面中,我們要聽得到‘心跳’,要看得到‘體溫’。”這是吳悅石對于創作“真”的感悟。
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遠總結吳悅石的藝術風格認為“一是,扎實的傳統根基和精湛的筆墨修為;二是,鮮明的學術主張和大寫意精神努力踐行者;三是,豐厚的綜合素養下的高華的文人畫品格;第四,自覺的文化擔當和盡到師承、示范的社會意義?!眳菒偸髌吩诶^承傳統的基礎上,展現出疏朗灑脫、遒勁蒼辣的風格,充滿朝氣,盡顯勃勃生機。他的藝術創作不僅繼承了中華民族藝術的優良傳統,還展現了高度的文學修養。
據悉,展覽呈現在中國美術館一層1、8、9號廳,展出至5月6日(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