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鹽城市鹽南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在全市首創“交房即普法”服務機制,通過向新交付小區業主發放《致新居業主的一封信》,將違法建設、裝修規范等法律知識送達千家萬戶,以“提前介入+源頭引導”方式推動城市治理從“末端執法”向“前端預防”轉變。
“拿到新房鑰匙時就拿到這份普法指南,真是及時雨!”在該區萬科悅達·聚瓏東方小區交房現場,業主郝先生手持鹽南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發放的藍色宣傳冊感慨道。這份以《致新居業主的一封信》為名的普法禮包,不僅包含房屋裝修“負面清單”、合規裝修“明白紙”,還附有“鹽南城管”法律咨詢熱線,成為新業主裝修入住前的“法治指南針”,也是鹽南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創新基層治理的重要舉措。
針對住宅小區違法搭建、違規裝修等治理難題,鹽南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打破傳統“事后處置”模式,對接住建、規劃部門,摸清在建樓盤交付時間,建立“交付即普法”協同機制。在新建樓盤交付前,執法人員即介入開展“三提前”行動:提前檢查公共區域違建風險點、提前約談物業明確日常管理責任、提前將普法宣傳嵌入交房流程。“過去通過巡查或接到投訴再上門,業主常因整改損失產生抵觸情緒。現在提前告知法律風險,市民群眾接受度明顯提高。”在現場開展普法服務的規劃監察中隊和房產監察中隊的隊員們深有體會。
鹽南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機制將普法教育轉化為“零距離、面對面”服務,既減少業主因不知法而違法的風險,也降低了行政執法成本。下一步計劃將市容管理、建筑垃圾規范化處置等內容納入手冊,并策劃推出系列科普小視頻,利用電梯公益廣告、微信朋友圈等渠道擴大普法宣教覆蓋面。
從被動“開罰單”到主動“送服務”,從“事后拆違”到“事前設防”,鹽南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以《致新居業主的一封信》為紐帶,將法治宣傳轉化為民生服務的溫度。這種“把普法做在執法前,把服務送到家門口”的創新實踐,不僅擦亮了“法治鹽南”的金字招牌,更書寫了新時代“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的生動篇章。
通訊員 王加仟 劉牧原 吉愛軍 黃一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