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典禮上,65歲的惠英紅憑借電影《我愛你!》中“李慧如”一角,摘得“優秀女演員”桂冠。
這不僅是惠英紅作為中國香港女演員首次問鼎華表獎影后,更標志著這位從“貧民窟”走出的“打女”,以半生跌宕與藝術堅守,完成了從武打明星到演技派藝術家的涅槃重生。
1
前半生的劇本:荊棘中的逆襲
惠英紅的人生,是一部比電影更跌宕的劇本。
她生于香港,祖籍山東青島,滿洲正黃旗后裔,卻因家道中落,3歲便與母親在灣仔駱克道向美國水兵兜售口香糖謀生。臺風摧毀木屋后,全家露宿街頭數月,這段經歷鍛造了她骨子里的堅韌。
14歲成為夜總會舞者,17歲被張徹導演發掘出演《射雕英雄傳》穆念慈,自此踏入影壇。1982年,她以《長輩》中凌厲的身手與倔強的眼神,成為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首位“打女影后”,也是迄今唯一以武打片獲此殊榮的女演員。
2
深淵與重生:抑郁癥后的演技覺醒
1999年,事業低谷與自我懷疑讓惠英紅患上重度抑郁癥,吞藥自殺未遂后,她決心“重新活一次”。
2005年復出后,她放下身段從配角演起。2009年,她在《心魔》中飾演控制欲極強的母親,以近乎病態的表演橫掃金馬獎最佳女配角、亞洲電影大獎等七項殊榮,宣告“演技派惠英紅”的回歸。
2017年,《幸運是我》中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芬姨”讓她三度問鼎金像獎影后;《血觀音》里八面玲瓏的“棠夫人”更助她拿下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評委稱其表演“如手術刀般精準剖開人性暗面”。
3
《我愛你!》:華表獎封后的“生命答卷”
在《我愛你!》中,惠英紅飾演的空巢老人“李慧如”,將孤獨、尊嚴與遲暮之愛演繹得催人淚下。
一場雨中獨白戲,她以顫抖的指尖、渾濁淚眼和欲言又止的哽咽,讓觀眾看到老年群體被忽視的情感困境。導演韓延評價:“她的每一條皺紋都在訴說故事。”
此次獲獎不僅是她個人的“大滿貫”收官(金像、金馬、華表),惠英紅的獲獎打破華表獎20年無港星影后的紀錄,象征中國香港與大陸電影文化的深度交融。她在感言中哽咽:“電影是我的生命,只要還能演,就不會停下。”
4
珠寶時尚:與角色靈魂的共振
作為紅毯上的“氣場擔當”,惠英紅的珠寶選擇始終與角色內核深度共鳴。本屆頒獎禮上,她以PRADA定制禮服搭配意大利頂級珠寶品牌Buccellati布契拉提的Hawaii系列珠寶亮相,18K黃金打造的層疊幾何紋路項鏈與耳環,以凌厲線條呼應《我愛你!》中李慧如的堅韌內核,而暖金色光澤則暗喻歲月沉淀的從容。
這一設計“低調中見磅礴”,以極簡美學傳遞力量感,正如她在后臺采訪時所言:“珠寶不是裝飾,而是角色精神的延伸。”
縱觀其近年造型,惠英紅的珠寶美學始終貫徹“少即是多”的原則。在日常時尚活動中,她更偏愛Bvlgari寶格麗,無論是靈蛇圖騰纏繞還是幾何圖形的點綴,以凌厲線條切割出骨子里的韌勁,既呼應其不屈的生命力,又暗合她“破繭重生”的演員之路。
惠英紅的時尚感,是歲月與故事淬煉出的鎏金鋒芒,每件珠寶都成了鑲嵌在時光里的標點符號。無需華服,一點點的珠寶點綴在大面積的純色上,就能把她獨有的“故事感”講給大家。
當她凝視鏡頭時,18K金的冷光與眼底的“訴說”共振,分明在說:美,從來是傷疤開出的花。
5
銀幕之外:時代女性的精神圖騰
惠英紅的魅力,遠超角色本身。
從武打片到文藝片,從電視劇《鐵探》中霸氣的女警司到《不完美的她》里復雜的母親,她始終挑戰類型邊界。2025年,她更透露將首次嘗試反派角色,直言“年齡不是枷鎖,而是饋贈”。
她多次為女性權益、心理健康發聲。拍攝《我本是高山》時,她深入山區體驗生活,直言:“教育是女性打破命運枷鎖的鑰匙。”這種社會責任感,讓她成為觀眾心中“有溫度的藝術家”。
從“貧民窟”到領獎臺,從武打女星到演技宗師,惠英紅用半生詮釋了何為“藝術生命力”。她的故事,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縮影,更是女性沖破桎梏、自我救贖的史詩。正如她在領獎時所說:“電影是鏡子,照見時代,也照見人心。而我愿做持鏡人,拍到再也拿不動鏡頭的那天。”
本文藝人圖片均來自微博@惠英紅kara
BAZAAR Jewelry 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