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路為,2020-2022年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獲“四有”優秀士兵、嘉獎表彰,現任班級團支書。曾任文華學院信息學部自律會退役軍人服務部副部長、24級潛能副導師;連續兩年獲文華學院校級獎學金(一等、二等),獲評“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考研上岸中南大學。
軍營淬煉:在挑戰中重塑自我
“部隊教會我的第一課,就是永遠不要輕言放棄。” 回憶起為期兩年的軍旅生活,他的眼中仍閃爍著堅毅的光芒。初入軍營時,體能落后的他曾在 3 公里跑中成績墊底,面對戰友的調侃和班長的批評,他沒有氣餒,而是暗自下定決心要改變現狀。此后,他每天清晨 5 點便起床加練長跑,即使到了熄燈時間,也依然堅持加訓。這段充滿挫折的經歷,成為他蛻變的起點,讓他深刻領悟到 “用加倍努力彌補差距” 的道理。
“部隊的高壓環境像一把精準的錘子,一點一點地將我身上的浮躁和怯懦敲掉。” 他坦言,這段寶貴的軍旅經歷賦予了他兩大珍貴品質:直面困難的無畏勇氣和持之以恒的堅韌韌性。
當他退伍重返校園后,這些品質成為了他攻克學業難關的 “秘密武器”。曾經處于掛科邊緣的他,通過不懈努力,連續兩年分別獲得一等獎學金和二等獎學金;曾經數學 “零基礎” 的他,最終在考研中取得高分。他感慨地說:“部隊教會我,只要肯花時間、肯下功夫,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同時,凡路為成功競選班級團支書,積極參與班級事務,還兼任退役軍人服務部副部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著身邊的人。
考研長征:從文華到中南的 “突圍戰”
脫下軍裝回到文華學院,他面臨著一場更為艱難的 “戰役”:中斷兩年的學業、掛科記錄以及與同齡人的差距等等。
在無數種對未來的假設中,他毅然選擇了一條充滿荊棘的 “逆襲” 之路,他說:“考研一直是我心中的堅定目標,從未改變過。”他決心用時間換取成長的機會。退伍之后,他沒有一絲猶豫,立刻投身到備考當中。從大二開始,他的生活徹底變成了 “三點一線” 的模式:宿舍僅僅用于睡覺,圖書館成為他每天待得最久的地方。從晨光熹微的開館時刻到暮色四合的閉館時分,他的單詞本始終如影隨形,即便在排隊打飯、步行往返的碎片化時間里,他也如饑似渴地汲取著知識。在備考期間,他累計投入 290 小時專攻數學,將高等數學教材上的例題反復演算達 5 遍之多,遇到一時難以攻克的難題,他內心始終堅持著 “必克強敵” 的信念,像在部隊里打磨戰術動作那樣,一遍遍地推敲、領悟,直至知識點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入腦海;為了避免讓薄弱的英語學科成為自己的軟肋,他在大二寒假便早已將考研單詞背完一遍,用行動詮釋著 “未雨綢繆” 的智慧。面對真題,他逐字解析。通過不斷地鉆研和練習,最終讓閱讀正確率從 30% 大幅提升至 85%。從此,英語也不再是自己考研路上的攔路虎,曾經令人望而卻步的英語難題,最終成為他手中的 “制勝兵器”。
在全力沖刺的日子里,他始終秉持著軍人的集體榮譽感,主動向同專業的同學伸出援手。凡路為每天特意留出兩個小時,為英語薄弱的朋友細致講解真題,將知識點抽絲剝繭般講透。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他不僅收獲了真摯的友誼,更讓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在反復的梳理與闡釋中得到進一步提升,真正實現了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的雙向成長。
備考過程中,面對中南大學 “無范圍、無重點” 的筆試科目《數字信號處理》和《半導體物理學》,巨大的壓力如同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在復試階段,我是所有考生中本科學歷最低的,每當有人提及自己的院校背景時,我的內心都會涌起一陣強烈的不安。” 他回憶起那段煎熬的時光,語氣中仍帶著幾分感慨。在高強度的復習中,過度的焦慮終于擊垮了他的身體 —— 他因身體不適被緊急送往急診。在醫院的病床上,失敗的陰霾如同潮水般一次次漫過心頭,“或許我應該放棄” 的念頭像個惡魔般在耳邊低語。然而,家人溫暖的鼓勵、朋友堅定的支持,以及內心深處那份不甘服輸的倔強,如同黑暗中的火種,重新點燃了他的斗志。他握緊拳頭告訴自己:“當年在部隊時,再苦再累都未曾退縮,如今又怎能輕易言棄?”本科院校或許不夠耀眼,但他用兩年時間追回了中斷的學業,用數百個日夜的汗水澆筑了知識的根基。或許起點不同,但他始終相信,堅持的力量足以跨越任何鴻溝。
過去在軍旅生活中,他大部分時間都以書為伴,各類書籍如同無聲的導師,讓他在日復一日的閱讀中學會了沉淀內心。這份從文字中汲取的養分,與部隊鍛造的 “永不言敗” 精神、“精益求精” 的軍人特質相互交融,最終內化為他站上復試考場的底氣 —— 那些在軍營里讀過的書、吃過的苦,早已在靈魂深處凝結成支撐他直面挑戰的信念基石。
展望未來:用經歷照亮他人
如今已經成功上岸的他常對學弟學妹們說:“選擇大于努力,但努力決定選擇的下限。” 他建議文科生聚焦信息收集,理科生盡早夯實基礎。同時,他還強調:“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決定走這條路時,就要不留退路,全力以赴。” 未來,在新校園里,他仍會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同時繼續投身學生工作,“部隊和文華培養了我,現在輪到我去幫助更多人‘突圍’,讓他們也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行。”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部隊的汗水、圖書館的燈光,最終都變成了他腳下的臺階,助力他登上更高的山峰。而這份從淬煉與突圍中沉淀的精神,終將成為他在學習領域繼續探索、在生活工作中奉獻的不竭動力,引領更多人在各自的 “戰場” 上勇敢 “突圍”。
來源:文華學院 文 字:沈佳 文字編輯: 魏知禹 審 核 :劉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