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每個邊上,都有風景美麗?!?/p>
◆◆ ◆
圖文原創:人生邊邊
歡迎轉載,謝絕抄襲
01
塵世相逢皆天意
情緣深處有玄機
世界上有那么多人。
可人生路上能相遇相知的人,到底不多。
所以,從大數據上看,和你匆匆擦肩而過的人,確實是一種緣分。
更不用說那些能停留下來,向你微笑,或是和你說幾句話的人。
至于遇見自己心心相戀的人,發現對方也一樣喜歡自己,必須說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不然怎么都講不過去。
《西江月》中,張伯瑞也講男女。
不過,他真正要講的卻是丹道:
二八誰家姹女,九三何處郎君。自稱木液與金精,遇土卻成三姓。更假丁公鍛煉,夫妻始結歡情。河車不敢暫留停,運入昆侖峰頂。
02
姹女郎君:
丹道術語中的陰陽密碼
二八誰家姹女,九三何處郎君。
姹女,煉丹術語,在內丹和外丹中所指并非同一對象。
前者指的是心火,后者指的是水銀。
與此相對應,郎君同樣是煉丹術語,指的是水中真陽。
二八三九分別為陰陽之數,字面上又可指正當適齡的少男少女。
就像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男不思情一樣,重要的不是有沒有這回事,或者這件事本身有沒有問題,是不是道德,應不應該受到限制……
如上這些當然是問題,卻不是張伯瑞要討論的問題。
畢竟,他要創作的是詩歌,而不是論文。
在有限的字數里,他必須直擊問題核心,用規定的字數,去講最應該講的真理。
所在,在男女相愛相親合乎自然之道的大前提下,問題的焦點變成到底要如何才能得償所愿。
就像世上男女相遇相知靠緣分,其中自有上蒼安排的冥冥之意,丹道中同樣講機緣,講靈性。
自稱木液與金精,遇土卻成三姓。
內丹術語中,三姓指的是木液(神水)、金精與神火,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天道如此,丹道亦如此。
天道與丹道,道道都彰顯出上蒼的秩序與神秘。
世人要做的,不是要挑戰這秩序,以為自己可以成為新秩序的制定者,而是在其面前生存敬畏。
03
丁公火候煉真情
坎離交融悟天道
更假丁公鍛煉,夫妻始結歡情。
《周易參同契》中,“丁”對應離火。
“丁者火之精,煉藥須憑火候功”,北宋丹經《丹房奧論》中曾如此記載,可見丁公指火候控制。
綜合如上資料,丁公在張伯端筆下可以理解為煉丹時心神對元神的調控,也即火候運用。
至于“夫妻始結歡情”,顯然同樣是一種隱喻,指向坎離融合。
宋代丹家薛道光曾注張伯端《悟真篇》云:
“夫者離宮之汞,妻者坎中之鉛”。
由此可以看出張伯端在此描述的是心火(離)與腎水(坎)的陰陽融合,坎離與男女對應,兩者俱為一陰一陽。
陰陽雖有自然相吸相合的本性,仍要借助某些外力,說明自然和借力兩者并不相悖,而是相輔相成。
另一方面,修煉者不可全憑己力,一條路走到黑,其真正要做的是發現自然,順應天道,外力不過是促使自然之力成就。
河車不敢暫留停,運入昆侖峰頂。
河車本指小兒胞衣,但在內丹術語中其指丹頭緣任督二脈運行的路線,有大小周天之異。
昆侖峰頂,此處是指頭頂的泥丸穴。
明代陸西星《方壺外史》記載“真氣過玉枕,達昆侖,如日月之經天”,可與本處互相對應,印證真氣貫通三關后歸于頭頂的修煉路徑。
如上四句是張伯端對內丹修煉核心過程的簡潔描繪:
修煉者通過精準控制火候促成心腎交融,并驅動真氣沿任督二脈持續運轉,最終將純陽之氣匯聚于泥丸宮。
這是一個持續的、生生不息的、同時又充滿神秘與歡樂的過程。
04
以真心為鼎爐
煉就人生大歡喜
沒有吃過某樣東西的人,很難向他人介紹那種東西的滋味。
就算是道聽途說拾人牙慧,其介紹過程必定是言之無物,如紙上談兵,很可能和事實相去甚遠。
張伯端顯然不是這樣的人。
在他向后人介紹煉丹過程的詞作中,能感受到的除了細節,還有他在過程中的歡欣與滿足。
愛與不愛,都既騙不了自己,也騙不了別人。
可是為什么要騙自己與別人呢,虛飾的熱忱與快樂,其本質會是痛苦與虛空,與真正的熱忱與快樂毫無關系。
人生短暫,若是在塵世中尋得自己愿意全心投入的事業,或是某項研究,或是僅僅是遇到某個地方,某個人……
那就還是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吧,做個真誠的人,當是快樂第一要義。
當我們以心火熔煉浮躁,以腎水滋養靈性,讓真誠成為貫穿任督二脈的河車,終將在生命的昆侖之巔,遇見最圓滿的自己——
這或許就是古老丹道給予現代人最珍貴的啟示。
人生君說
“真誠是最高明的火候控制,
自然是最完美的修煉法則?!?/stro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