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4213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132個詞條
01
看過一個帖子,題主難得休息,帶媽媽和弟弟一起去旅游。
第一天中午進一家飯店吃飯,媽媽不會用手機點單,題主就給她點了個帶煎蛋的套餐,給自己就只單點了碗面,然后把手機給弟弟,讓他自己想吃什么自己點,他也只點了一碗面。
上餐后,媽媽看了眼弟弟的餐,立馬質問題主為什么弟弟沒有煎蛋?語氣很不好,題主很懵,趕緊解釋只有套餐是帶煎蛋的,弟弟自己單點的,媽媽就哦一聲,說:那你要幫他點啊。弟弟說他早上吃了煎蛋現在不想吃,媽媽就沒說什么了。
題主心里很不舒服,覺得自己都工作了難道還會缺弟弟一個煎蛋?
到了晚上,去嘗成都的特色燒烤,點菜方式依然是用手機點各自喜歡吃的。
題主點了一串雞翅。
因為大部分燒烤,一串雞翅都有2個雞翅,題主當時沒想太多,想著弟弟如果想吃可以再加一串,結果上了之后發現一串只有一個雞翅。
巧的是,服務員剛好端上一碗小湯圓,是題主點的,弟弟不愛吃甜的所以沒點。
媽媽又很兇地對弟弟說:XX,你要不要再點一碗這個?弟弟頭也沒抬說他不想吃。
題主這個時候終于忍不住了,對媽媽說:點,馬上點!我難道會克扣我弟一碗湯圓?!
媽媽訕訕地笑了下,說自己不是這個意思,然后怪她小題大做。
回酒店后,題主越想越委屈:旅行攻略酒店車票都是自己一個人安排,還要被媽媽這樣指責對待。
帖子里,母親對弟弟的偏愛,扎痛了題主的心。
而像這樣的父母,生活中并不少見。
尤其在兄弟姐妹眾多的家庭中,父母的愛似乎總難以均勻分配。
總有一個孩子不受偏愛,父母的目光總是更多地停留在其他孩子身上。
這種無聲的忽視,像一把鈍刀,一點點割裂著孩子對家的依戀。
02
父母的偏心,有時候藏在點滴的相處里,有時候則赤裸裸地表現出來,絲毫不顧及兒女的感受。
前段時間,有個帖子特別火。
有個女生發帖自述父母的偏心,打著愛的名義傷害著自己。
父母一直要求自己要照顧弟弟,說弟弟過得好了,你的負擔才會少!
如果弟弟的生活不好,那么姐姐還要負擔弟弟一家人的生活。
有時父母更是明擺著說:以后家里面的房子要留給弟弟,但是父母老了之后,她要給父母養老。
帖子發出后,有朋友分享了自己相似的經歷:
網友上高中住校的時候,每半個月媽媽只給50塊錢,弟弟上高中的時候媽媽給200塊錢。
網友想學美術的時候媽媽說美術花錢太多了,而弟弟想學鋼琴,一年好幾千,媽媽二話不說就給報了。
網友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想上個職業學院,但是媽媽不讓上,說白花錢。
而弟弟一路上媽媽一路供,一直供到研究生,上班好幾年了,媽媽還得給他生活費。
爸爸生病了,自己回家照顧好幾年,弟弟只回來看了兩眼……
父母偏心會給人帶來多大的影響?
得不到肯定的兒女,會逐漸產生自我懷疑,覺得都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才會被父母區別對待,自尊受挫,價值感打折。
這樣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活得小心翼翼,別人一個眼神,就能瞬間感受到對方的情緒;別人一個動作,就知道別人對自己是排斥還是接納。
不被偏愛的孩子,一輩子都在追逐著父母的愛,患得患失,終其一生都在為別人的愛、別人的喜好而活。
03
不被偏愛的小孩,長大后需要更多的愛和肯定來填滿內心的黑洞。
而這樣容易被有心之人拿捏,從而錯過了真正的緣分。
不被偏愛的孩子啊,請不要再對父母抱有幻想。
對待不同的孩子,平時可能區別不是太大,只有在危急關頭和重要時刻,父母的心永遠都在被偏愛的孩子身上。
曾經看到一位母親發帖,說地震發生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抱著兒子往外跑,卻忘了去拉女兒,也沒喊她一聲,女兒因此被氣哭了。
底下一個評論說:“你本來就不愛她,地震把你的不愛放大了而已。”
代入女兒的角色,真的很絕望。
生死關頭媽媽心里只有弟弟,沒有自己。
這對一個小女孩來說,該是多么心痛的打擊!
記得有條新聞,一棟居民樓著火了,主人帶著三只貓和一條狗,狂走33層樓梯逃生。
因為有愛,危急時刻一個都不能丟下。
所以啊,所謂的一時忘了只是借口,不愛就是不愛。
如何才能從父母偏心的陰影中走出來?
讓自己獨立,把自己和不幸的原生家庭割裂開來。
網上有網友發帖分享了這樣一段經歷。
帖主每次發工資,母親都會算準日子來要錢,她只要不給,母親就會訴苦,給她很多壓力。
為了掙更多的錢,帖主成為一名北漂,剛開始跟別人合租,后來租友要回老家,她要么搬出去,要么租下整套房子,她手里的錢不夠,就向母親借5千塊。
母親拒絕了,讓她沒錢就回農村。
帖主后來找同學借了錢,自己省吃儉用慢慢站穩腳跟,靠寫作獲得不少的收入,也經常給老家寄禮物。
母親知道她掙了錢,對她的態度也好了起來。經常打電話關心她,還給她寄特產,帶著孫子去找她,一住就是幾個月。
后來弟弟買房需要錢,母親跟她借錢被拒絕了。母女倆鬧得很僵,帖主買了車票把母親送回去,她答應會定期給母親一些生活費,但弟弟借錢必須自己寫借條。
《原生家庭》里告訴我們:父母愛你,但是也不夠愛你,他們確實做錯了很多事情,而這些事情不應由我承擔。
父母并不是完美的,他們會有自己的期望和偏好。
可以理解他們的立場和想法,同時也要降低自己的期望,不要對父母有過高的要求。
既然左右不了父母的心,就別再寄希望于從他們那里獲得更多的愛和關心。
人這一生,誰也沒辦法改變出身和家庭,但我們可以改變人生的走向。
遇到偏心的父母,最好的辦法是努力工作,從原生家庭中脫離出來,從此好好愛自己。
學著接受自己不被偏愛的事實,一直保持自己喜歡的樣子,不要隨波逐流,也不要過度失落,努力向上的人,一定會有一個好的結局。
作者:綠窗紗 ,撰稿人,與文字共舞,弄墨香滿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