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常因大型企業的拖欠賬款陷入資金鏈困境。”“工程項目中‘三角債’問題導致民營中小企業資金緊張。期待相關部門強化監督管理,保障款項支付。”4月28日,普陀區人大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題協商大討論暨民營經濟圓桌會在普陀區民營企業之家舉行,聚焦企企商事糾紛,請企業現場提出問題,各職能部門回應,全力營造公平公正營商環境。
當天,參會的企業來自普陀建筑工程、信息科技、生命健康等行業領域的中外企業代表。
環境管理服務相關公司負責人坦言:“物業管理和環境清潔服務目前面臨較大量的應收賬款、項目啟動墊資壓力大的問題。我們希望相關政府部門搭建平臺,建立長效機制,開展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專項行動。”
一家機電安裝、市政工程等領域的施工企業表示,目前也面臨工程款回收困難的問題,使得企業流動資金壓力增大;供應鏈合作穩定性受到影響;進一步擴展市場面臨挑戰。企業希望,政府部門出臺監督政策,維護民營企業權益,如加強合同監管,建立甲方信用評價體系,優化結算流程,緩解“三角債”問題。
現場,普陀區法院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約定以第三方支付款項為付款前提條款效力問題的批復》等,結合專業對企業就簽訂“背靠背”條款相關注意事項進行介紹。建議企業加強法律培訓,嚴格審核合同,精準識別風險并制定應對措施,以降低“背靠背”條款帶來的潛在風險。
普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要從社會信用角度,通過全國信用信息平臺及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手段,形成聯合懲戒格局。
普陀區國資委表示,針對國有企業開發項目,將推動國有企業落實責任,加強對國有企業清欠工作督促和指導,發揮業績考核引導作用。
“外資與民營企業在競爭政策執行中存在隱性壁壘。”建筑工程相關負責人提出,期待通過“政企圓桌會”“區外商投資企業投訴中心”等渠道,及時有效處理外商投訴,切實保護外商合法權益。
現場,普陀區市場監管局回應,將根據《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和《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辦法》,繼續加強公平競爭審查監督,通過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強化監管措施,推動信息公開,強化協同合作,努力營造更加公平、公正、公開的統一大市場,為普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記者注意到,“中小企業被拖欠賬款”“‘三角債’問題導致企業資金緊張”“外資與民營企業在招投標中遭遇‘隱性壁壘’”“企業‘商標’權利保護”“進一步減輕中小企業商事糾紛爭議成本”等成為企業現場關注的熱點。不少企業負責人在提出訴求的同時,也提出了建議,并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回應。
也有企業在現場表示了對政府部門的感謝。某信息科技企業是一家汽車電子測試企業,主要客戶為大型車企。企業負責人介紹,由于萬里街道持續的關心跟進,幫助企業度過了轉型關鍵期,通過政銀企聯動獲得3000萬轉型貸款,并在普陀區投促辦、科委等部門賦能指導下推動科技創新,助力企業獲評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小巨人。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海優化營商環境8.0行動方案發布,行動方案將“夯實基層營商基礎”“提升企業感受”寫入文件標題。
為了讓企業與企業面對面溝通更順暢、讓企業與政府面對面溝通解難題,普陀區人大自去年以來,充分發揮人大在助推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中的職能作用,打造天地軟件園、真如商圈法治化營商環境監測站,發揮監測站代表聯系企業、政企溝通協商、宣傳惠企政策和解決實際問題等有效作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作為此次活動的輪值單位萬里街道人大工委,通過構建“監測-響應-優化”閉環管理體系,通過力量整合、機制創新與平臺聯動,探索出政企共治的新路徑,持續擦亮“萬里比鄰”營商服務品牌。今年以來,已開展人大代表接待日、部門“直通式”走訪、政企沙龍等96次,共收集歸并問題46條,解決率98%。
原標題:《“被拖欠賬款”問題何解?招投標“隱性壁壘”怎么破?普陀這個大討論現場回應》
普陀區供圖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周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