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7
夜幕初垂的重慶珊瑚公園,流淌的樂聲與兩江潮汐共鳴,躍動的舞步與山城燈火輝映。
4月27日晚,由中共渝中區委宣傳部、渝中區文旅委、區教委、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人和街小學教育集團承辦的“童心、友好、未來”渝中區第二屆“音動珊瑚”藝術展演,在人與城的詩意對話中拉開帷幕。渝中區各中小學校代表,人和街小學教育集團各集團校相關負責人、師生及家長代表,廣大市民匯聚一堂,共度了一個美好的藝術之夜。
重慶市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卞明高,重慶市文旅委公共服務處二級調研員冉學明,渝中區委副書記鄒曉宇,渝中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艾正兵,渝中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嘉婧,渝中區政府副區長賴良出席活動。
融城市文脈:人和之聲里的山城氣質
伴隨著管樂合奏《I Will Follow Him》明快躍動的旋律,藝術展演拉開帷幕。這支有著三十余年傳承的管樂團,在“課中學、課外練、活動中歷練、比賽中提升”的育人模式下,培養出無數兼具藝術素養與人文底蘊的學子,在全國及全市活動近百場比賽中,分別斬獲第三屆“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器樂云端藝術節大區展示“第一名”、全國總展示“一等獎”、全國校園管樂隊慶祝建黨百年管樂藝術展演“優秀獎”等無數榮譽。
管樂合奏《I Will Follow Him》
“龍頭校攜手集團五所成員校,以文化為引領,因校制宜打造美育特色,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一校一品、百花爭艷,為孩子們生命成長獻上鮮活多彩的課程禮物。”人和街小學黨委書記張婕在致辭中表示。
人和街小學黨委書記張婕致辭
中共渝中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艾正兵指出,“音動珊瑚”是渝中區委宣傳部推出的新時代美育實踐品牌活動之一,旨在搭建廣闊的戶外藝術舞臺,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同時促進文化產業的繁榮和發展。
中共渝中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艾正兵致辭
隨后,人和街小學教育集團各集團校輪番登臺,聯袂為觀眾帶來了一場涵蓋合唱、舞蹈、情景劇、民樂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視聽盛宴。
當《打卡·安逸》的鼓點響起,小舞者們以身體表現出獨具重慶特色的視覺呈現、用綢緞模擬長江索道的悠揚軌跡。這個曾斬獲全國舞蹈展演一等獎的作品,其創作過程本身就是城市美育的生動注腳。舞蹈《山城茶館》以濃郁的山城風情為底色,將重慶方言的詼諧與街舞的律動巧妙融合,展現了重慶人民豪爽、熱情的形象。《重慶時間》以童聲合唱為經緯,將重慶的山水肌理與人文魂魄編織成流動的音畫史詩,這首原創作品以“兩江潮汐”為節拍、“軌道穿樓”為旋律,彰顯出堅韌、忠勇、開放、爭先的重慶城市精神。
“祖國有我,紅旗下承諾,志在千秋夢在前,雄心壯山河……”人和街小學、天地人和街小學、鼓樓人和街小學、紅巖小學、人民路小學、棗子嵐埡小學的孩子們齊聲合唱,用歌聲表達對祖國美好未來的憧憬,為晚會獻上動人的尾聲。
舞蹈《打卡·安逸》
舞蹈《山城茶館》
合唱《重慶時間》
人和街小學教育集團各集團校攜手大合唱
校本美育課程實踐:彰顯“人和基因”
千年“非遺”技藝與兒童創造力的碰撞,折射出美育課程的時代創新。人和街小學教育集團構建的“五維一體”育人體系,以“和德、和健、和雅、和理、和美、和融”六質課程為骨架,創造了具有“人和特色”的藝術教育生態。
當天下午,在公園步道的“創美人和街”,17個頗具人和特色的美育課程展位前人頭攢動。掐絲琺瑯、木作作品、面塑、串珠、扎染……富有民族風情的精美手工作品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賞玩、體驗制作、選購。
“每一塊拓印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來自人和街小學的小創作者張嘉芮正向大家演示著植物拓印制作:先尋找一株自己喜歡的植物,再將其按壓在白泥團上,最后用工具上色,待晾干后,一塊色彩繽紛的拓印作品就新鮮出爐了。
棗子嵐埡小學的“非遺棕編”展位成為人氣焦點。用棕櫚樹葉編織而成的螞蟻、公雞、螳螂等動物結構紋理精巧、栩栩如生,引得圍觀市民連聲贊嘆,大家紛紛拿起手機,用鏡頭定格美好光影。據介紹,該校開設的“非遺棕編”特色社團課程特別邀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手把手教學,確保這門古老技藝能在新一代手中得到原汁原味的傳承。
棕編社團美育課程
美育共同體:從校園到城市的價值共振
當美的創造出現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當美的存在浸潤著城市中每一位居民,城市的人文精神將愈加璀璨、城市文化建設的脈絡將愈發清晰。前來參觀的市民李響感嘆道:“這些非遺技藝體驗和藝術演出讓我們近距離接受美的熏陶,彰顯了校園美育的社會價值。”這種雙向賦能,正是“音動珊瑚”構建美育共同體的核心要義。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共渝中區委副書記鄒曉宇的見證下,人和街小學校長廖星軍與重慶市人民小學校長劉欣進行“音動珊瑚”授旗接力。珊瑚公園作為渝中區廣受市民青睞的休閑娛樂“打卡地”,未來將繼續發揮公共文化空間作用,開展“音動珊瑚”系列活動,牽引渝中區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
授旗儀式
本次“音動珊瑚”藝術展演是人和街小學教育集團助力渝中區“人文渝中,尚品教育”文化推廣和美育創新實踐的縮影,更是城市與教育的共生共榮。
江水東流,藝術常新。珊瑚公園的星空下,“音動珊瑚”正譜寫著重慶獨屬的美育進行曲——在這里,每個孩童都是城市文化的書寫者,每次藝術實踐都是人文精神的播種機,而關于美與成長的故事,還會在無數個春去秋來里拔節生長。(資訊)
文/楊曉玉 人和街小學教育集團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