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紅樓夢》成為了不可逾越的經典,即便后面有96版、10年版的,也都無法超越前者,有的有可圈可點的地方,有的則拍的一塌糊涂,被諷刺“不堪入目”。
倘若說“黛玉葬花”看得人肝腸寸斷,那“元妃省親”這一段則讓人記憶猶新。
在鳳輦駕到之前,賈家人老老少少便做齊了準備,每個人都穿戴的光鮮亮麗,頭上盤著的珠釵隨走動而珊珊作響,從側面詮釋了什么叫做“皇親國戚”的風范。
可是在不同的《紅樓夢》版本中,原本應端莊大氣的賈元春,卻活脫脫像大馬猴。
1977年,才成立運營不到三年的香港佳藝電視臺,決定做一件大事,那便是將素有“四大名著”之稱的《紅樓夢》搬上熒幕,這也是《紅樓夢》第一次以影視劇的形式呈現。
要知道原著當中,包含了上百個重要角色,情節銜接緊密,選角本就是一大挑戰。
不過當時指導這部劇的導演陳宇超,卻沒有因此而退縮,轉而向其他地方外調了不少演員,其中既有戲曲界的老前輩,也有話劇界的常客,可以說是人才濟濟。
所以這部劇就算是早了87版10年,也絲毫不遜色,就是在情節處理上有點粗糙。
其中飾演“賈元春”的TVB演員名叫馬海倫,早期她為佳藝電視臺效力,曾為臺里創下不菲的佳績,因此在77年版的《紅樓夢》里,為她多加了不少戲份。
彼時的她剛滿30歲,臉上卻仍舊有嬰兒肥,演賈元春的時候臉上多了份稚嫩感。
況且服化道的安排上也不合理,貴妃娘娘回家的探親的時候,身邊竟只有一個丫鬟陪同,連侍從和基本的鳳輦都沒有,全程靠步行逛大觀園,多少有些寒酸了。
不過基于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也就不難理解元妃省親的場面,為何會如此單調了。
87版《紅樓夢》的含金量想必不用多說,為了還原原著的人物神韻,在開拍之前,導演還特地找來了各個藝術界的泰斗,為演員們展開了為期三個月的培訓班。
在這三個月期間,既有紅學專家周汝昌為大家講解要點,亦有專業人士指導形體。
正是因為專注,才能拍出后來的經典之作,且之后的幾十年里一直沒能被超越。
選角之初,導演王扶林本想將成梅安排在寶釵一組里的,因為她長得“面如圓盤”,加上一對靈動的杏仁眼,很是古靈精怪的樣子,與原著中形容的寶釵很是相似。
不料拍攝到一半的時候,卻將她改為“賈元春”的戲份,這令成梅心里很是沒底。
因為在此之前她飾演的都是一些小角色,給人的印象都不太深,基本屬于說話柔聲細語的,很少能演出角色原有的氣場,因此她怕自己壓不住氣場威嚴的賈元春。
好在導演給予了她肯定的態度,這期間她還飾演了其他角色,也漸漸找到了感覺。
再一次回歸紅樓夢劇組的成梅,眼神中不再有退縮的意味了,一舉一動間盡顯大氣,到了與賈政隔簾相見的時候,她的眼眶中盈滿了淚水,卻僅僅落下來了一滴。
可見在這期間,成梅對于角色的揣摩有多深入,同時也離不開劇組的鼎力相助。
在拍攝元妃省親這場戲的時候,劇組上百人跑遍了北京白云觀、揚州瘦西湖等地,還在當地修建了專門的大觀園拍攝基地,就是為了讓觀眾們感受大觀園盛況之景。
在戲曲界,有不少翻拍《紅樓夢》的版本,其中在2002年拍攝的越劇版《紅樓夢》最有看頭,不僅展現了演員們專業的身姿唱腔,細節處理也很是到位。
在第三集的時候,便演繹了“元妃省親”這一段,相比87版,這一版在服化道上略有不同。
首先就是演員們的著裝上,主用越劇的穿著方式,因此給人一種“復古”的感覺。
其次就是賈元春與長輩們團聚的時候,所展現出的悲慟感,可以說是深入人心。
不得不說專業的事情,就得交給專業的人來解決,越劇演員們最為擅長的,便是通過用面部表情來烘托出氛圍感,進一步帶動觀眾們的情緒,使他們沉浸其中。
而飾演這一版賈元春的演員,則是小百花越劇團花旦謝進聯,亦是團里的名角。
她在1999年被調入小百花工作,自此就擔任了很重要的身份,還在一次機緣巧合下參演了《王熙鳳大鬧寧國府》。
因為嗓音寬厚,唱起戲來形神兼備,因此才得以被委任為花旦。
不過這一版的賈元春,卻讓觀眾們感到大失所望,覺得導演沒有用十成的功力。
倘若“不擺爛”的話,想來這部劇的反響與收視率,一定會比當年的傳唱度更高。
前幾個翻拍賈元春的例子,都是各有各的優勢與弊端,有的是因為資金有限,有的則是因為態度不夠嚴謹,因此沒能造就87版的輝煌,這倒也無可厚非。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每一個時代都會有它的代表性人物,不一定個個都要爭第一。
這版飾演賈元春的演員,則是青衣出身的王彥華,可扮相怎么看怎么都有點古怪。
首先就是備受吐槽的銅錢頭,被不少人嘲諷是多余的存在,再者整部劇的濾鏡也很詭異,給人一種“林正英電影”的氛圍,每個人的臉上都死氣沉沉,毫無名門之范。
再看王彥華的狀態,已經不適合出演雍容華貴的貴妃娘娘了,多少有點老氣。
這咧嘴一笑的樣子,與大馬猴的樣子有點神似,給人一種皮笑肉不笑的感覺。
其實不光是賈元春這個角色,其余角色也都不貼合名著,比如過于贏弱的賈寶玉、還有整日郁郁寡歡的林黛玉,演員光追求還原原著,演不出神韻也是不行的。
后續接受采訪的時候,李少紅也曾承認過,自己對于《紅樓夢》并不算多了解。
對于一個導演而言,連自己都沒有讀懂原著的含義,又如何去指導演員們呢?
難怪越來越多的人發出感慨,懷念87版的《紅樓夢》,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