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畫地圖,沙俄人真敢想!十九世紀末,彼得堡的貴族們在茶余飯后,用羽毛筆輕輕一劃,就要把新疆、蒙古、東北統統納進自家懷里,名曰“黃俄羅斯”。400萬平方公里,連今天好幾個歐洲加起來都裝不下。
如果不是后來的十月革命爆發,誰知道咱們的長城是不是早就成了“邊防線”?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沙俄那場沒畫完的大夢!
一條線劃下去,三分之一歸俄國
十九世紀末,沙俄重新盯上了東方。1894年,尼古拉二世登基,頭頂金冠,心里盤算著更大的領土。
他策劃出“黃俄羅斯計劃”,打算從新疆喬戈里峰起,到遠東海港海參崴止,畫一條直線,線以北,統統劃給俄羅斯,計劃吞下中國400萬平方公里國土,占當時總面積的近三分之一。
沙俄算盤打得明白。東北三省是第一塊肉。人口多,資源厚,土壤肥,一旦拿下,就能對北京形成威脅,逼清朝就范。隨后,新疆、外蒙、內蒙大片地帶,也可輕松據為己有。
鋪墊早已開始。1855年到1881年間,亞歷山大二世靠《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掠奪了150萬平方公里的外東北、外西北土地。到了尼古拉二世這代人,侵略胃口只增不減。
為了黃俄羅斯計劃順利推進,沙俄加緊布局。1896年6月3日,沙俄以“幫助中國抵抗日本”為由,逼迫李鴻章簽下《御敵相互援助條約》(又名《中俄密約》),拿到修筑中東鐵路和駐軍的權利。
中東鐵路像一條鎖鏈,從西伯利亞橫穿黑龍江、吉林,直接連到海參崴,全長8000多公里,徹底鎖住了東北大門。
鐵路修到哪兒,俄軍駐到哪兒。鐵路沿線到處是俄國兵營、教堂、俄語學校。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沙俄趁機調集10萬大軍分七路侵入東北。最北從黑河,最南到山海關,一路燒殺搶掠,鮮血和火光鋪滿了長白山下的土地。
按照計劃,沙俄準備利用《奉天交地暫且章程》,將東三省徹底變成自己的殖民地。隨后移民十萬俄國人,文化洗腦,徹底蠶食東北。
尼古拉二世想得很遠。東邊吞下東北,西邊蠶食新疆,中間啃食蒙古,最后以長城為界,把北京鎖死。然后呢?野心更大。他們甚至醞釀要趁清廷虛弱,再次南侵,直插華北。
一條線,定三百萬平方公里生死。黃俄羅斯計劃,承載著沙俄最大的東方野心。但要把圖紙變成土地,沙俄還需要進一步操控人心、蠶食根基。
沙俄不僅動槍,還動腦筋,用鐵路、移民、文化侵略,分步推進計劃。
修鐵路,蓋教堂,移民潮——一步步吃掉東北
黃俄羅斯計劃絕非空中樓閣。尼古拉二世懂得,僅靠軍事壓制是不夠的。要讓土地真正屬于俄國,必須從交通、人口、文化三方面動手。
1896年簽下《中俄密約》后,中東鐵路建設旋即啟動。這條鐵路,不只是鋼軌鋪地,而是沙俄伸進中國心臟的一把刀。從滿洲里到哈爾濱,從長春到綏芬河,沿線城市迅速布滿俄式建筑、東正教堂和軍事要塞。
1898年,沙俄強行租借旅順和大連兩港,將南滿鐵路線掌控手中,海陸聯動的侵略鏈條徹底成形。
鐵路不僅運兵,更帶人。尼古拉二世公開鼓勵俄國農民遷徙東北。短短幾年間,僅哈爾濱一地,就涌入了5萬多俄國僑民,到處是俄語商鋪、東正教堂。沙俄設立了400多所俄語學校,開辦幾十種俄文報紙,形成了一整套“文化洗腦鏈條”。
1898年至1900年,中東鐵路周邊城市急速俄化。鐵路沿線,俄國教堂建了130多座。每一座教堂,既是宗教侵略的據點,也是間諜活動的前哨。
1900年,沙俄看準時機。接著八國聯軍侵華,尼古拉二世自任總司令,調動18萬俄軍分七路進入中國東北。江東六十四屯、海蘭泡地區,發生了舉世震驚的大屠殺。
7月16日,在海蘭泡,俄軍以“送你們回家”為名,集中驅趕當地中國人至黑龍江江邊。扶老攜幼,被刺刀驅趕入江。江水湍急,數千人溺死。逃脫者不到百人。
與此同時,在江對岸的江東六十四屯,俄軍軍警在7月18日接到密令:“消滅所有中國人。”隨后展開殘忍屠殺,村莊被焚毀,尸體漂滿江面。
整個東北,陷入火光與血泊中。黑龍江、吉林、盛京三省,相繼被俄軍占領。璦琿城在戰斗中淪陷,齊齊哈爾、吉林、沈陽也接連失守。黑龍江將軍壽山殉國,盛京將軍增祺倉皇棄城逃跑。
為了合法占領東北,沙俄強迫清朝簽訂了《奉天交地暫且章程》,但在國內外壓力下,條約作廢。1902年,《交收東三省條約》簽訂,沙俄承諾分階段撤軍。撤軍承諾,沙俄說得好聽,做起來卻極其敷衍。
東北已經半邊俄化。沙俄下一步,就是徹底蠶食,把黃俄羅斯計劃從紙面搬到地圖上。
計劃眼看成功,歷史突然轉了個彎,一場戰爭敲碎了沙俄夢。
一場革命,一場戰爭,黃俄羅斯夢碎了
1904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點燃了東北。日本為爭奪東北和朝鮮控制權,向沙俄宣戰。日俄戰爭爆發,沙俄倉促應戰。
戰場很快集中在中國的土地上。旅順、大連、奉天一帶,成了焦土。日軍以迅雷之勢攻破旅順港,俄國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奉天會戰,沙俄投入10萬大軍,死傷過半,慘敗。
1905年9月,在美國斡旋下,雙方簽訂《樸茨茅斯條約》。條約規定,沙俄割讓南庫頁島,放棄中國東北的所有權益,把在東北的利益轉讓給日本。至此,沙俄勢力全面撤出東北,黃俄羅斯計劃宣告破產。
更大的變局在后面。1917年11月7日,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推翻,帝俄政權崩潰。1919年7月25日,新成立的蘇俄政府發表《第一次對華宣言》,正式宣布放棄帝俄時代在中國取得的一切侵略權益。
宣言明確提出:廢除中東鐵路方面的特權,廢除領事裁判權,廢除租界,放棄庚子賠款。在中國思想界掀起軒然大波,被視為蘇俄對東方殖民體系的首次背叛。
蘇俄這一動作,在客觀上,敲碎了沙俄在中國的最后一絲野心。黃俄羅斯計劃,連同曾經的擴張夢,一并在革命的炮聲中灰飛煙滅。
這場變化,也深刻影響了中國。十月革命之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迅速傳播,成為中國先進分子觀察世界的新工具。新的革命潮流,在東方的大地上悄然醞釀。
參考資料:
蘇俄第一次對華宣言.百科.
震撼世界的偉大革命——俄國十月革命及其對中國的影響.紅色文化網.2015-11-08.
黃俄羅斯計劃.搜狗百科.
俄國最瘋狂的侵華計劃,妄圖吞并中國1/3的領土,把長城作為邊界.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