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人民法院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王淑梅、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李永利及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王海峰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副局長姬忠彪主持。
問題1:圍繞“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意見》給出了具有針對性、操作性和實用性的司法指引,請問重慶法院作為牽頭法院,在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舉措?
答: 重慶法院積極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主動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司法需求,從以下方面持續精準發力。
一是立足審判職能,提升專業化司法能力。 依法審理涉運輸通道建設、交通場站建設、物流集散服務、物流產業融資、貿易投資合作、知識產權保護、數據權益保護、環境資源保護等各類糾紛。完善裁判規則,統一裁判標準,依法保障通道貿易暢通、投資便利,形成了一批對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有示范作用的標桿性司法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已批準設立重慶國際商事法庭,進一步創新完善國際商事審判機制和機構建設。
二是加強改革創新,優化審判體制機制。 優化管轄制度,逐步建立匹配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運輸糾紛的管轄機制。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重慶在轄區內實現了交通運輸案件的集中管轄。加大對邊境貿易糾紛的訴訟便利化改革力度,探索快速審理機制,對電子證據快速認證,提升案件辦理效率。完善涉外送達機制,在符合相關國家法律的前提下,推動司法文書電子送達、電子存證、在線認證等技術應用。
三是深化司法協作,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和工作聯動。 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下,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司法協作機制充分發揮作用,聚焦重點領域司法需求,加強沿線法院的溝通協調聯動,創新人才協作培養方式,推動形成工作合力,不斷提升人民法院服務和保障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能力和水平。
問題2:西部陸海新通道有哪些新類型案件?《意見》對人民法院辦理新類型案件有哪些規定?
答: 新時代加強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的案件類型不斷涌現。在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陸港經濟區、臨空經濟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國際合作園區、境外經貿合作區等過程中,產生的涉外民商事糾紛可能涉及當事人約定管轄、選擇適用法律等問題,《意見》明確提出要健全法律適用規則,進一步完善涉外民事關系當事人依法約定管轄、選擇適用法律的司法審判制度,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明確提出要“提升多式聯運效率和質量”“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意見》提出要聚焦單式運輸、多式聯運、倉儲等單證電子化法律適用問題,發揮司法推動完善電子可轉讓記錄規則的作用,提煉總結國際鐵路聯運單證、多式聯運“一單制”等國際運輸單證裁判規則,統一裁判標準。針對貨物單證、跨境電商、金融創新、境外投資等重點領域和新興領域的問題,《意見》要求深入研究可轉讓貨物單證物權效力,跨境電商標準制定、平臺治理、電子標簽、跨境數據流動,跨境供應鏈金融、跨境人民幣業務便利化、物流金融與保險融合創新等前沿問題,以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保障制度創新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問題3:《意見》提到了“支持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牽頭建立健全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司法協作機制”,請介紹一下這一協作機制的運行情況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答: 深化省際司法協作是人民法院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重要工作舉措。考慮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明確重慶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2024年5月,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復同意,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牽頭建立“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司法協作‘13+2’機制”,由廣西、云南、海南、新疆等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和2個中級人民法院參與共建。
一是科學部署規劃。 在最高人民法院有力指導與通道沿線法院積極響應下,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舉辦了司法協作“13+2”機制首屆論壇。各協作法院就推動重大戰略實施、加強審判事務協作、促進法律適用統一、健全工作保障機制四個方面持續深化省級司法協作達成共識,簽訂了《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司法協作“13+2”協議》。各協作法院明確具體任務,每年發布行動計劃,逐年滾動落實,日積月累,積少成多,積厚成勢,成熟定型。一致同意在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設立司法協作“13+2”秘書處,在其他協作法院設工作聯絡處。今年將繼續舉辦第二屆論壇,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召集。
二是深化機制運行。 聚焦創新“13+2”機制一體化訴訟服務,依托信息化平臺,實現協作法院之間網上訴訟服務有效對接,努力實現訴訟事項異地辦理,為通道沿線的訴訟參與人提供更多的訴訟便利。通過常態化“13+2”司法協作論壇、不定期審判業務聯席會議等方式,建立法律適用分歧解決機制,統一裁判規則,各協作法院業務條線聯系更加緊密,司法前沿問題溝通更加順暢,重要法律研究成果轉化更加有效。
三是強化人才培養。 建立健全審判人才培養和區域交流機制,推動實現協作法院審判人員集中統一學習培訓。2024年11月,首次司法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聯合培訓班在重慶市舉辦,來自各協作法院的70名法官共同學習,互促共進,爭取共識,學有所獲。今年將繼續舉辦第二次聯合培訓,著力提升協作法院審判人員的審判業務能力、案例打造能力與調查研究能力。
四是講好司法故事。 開通并上線“司法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微信公眾號,匯聚重大事項、重大政策、新聞動態等方面權威資訊,及時發布“13+2”司法協作新成果、新動態。努力講好區域司法協作的中國故事,不斷加強對外傳播能力建設,持續提升對外傳播影響與效能。
目前,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司法協作2025年行動計劃已經發布。今年,“13+2”司法協作工作重點包括加強審判職能建設、完善域外法查明協作機制、參與國際規則治理等十項內容。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將切實承擔起秘書處的職能作用,與各協作法院共同致力于強化機制完善與統籌協調,立足司法職能,積極服務與保障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人民法院新篇章。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
編輯:楊書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