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匯康健這塊土地上,家文化有著久遠的歷史沉淀。明朝著名學者張子象(1508—1587年)專為子孫后代撰寫家訓“王屋公庭訓”,警示后代“修身厲行、篤志力學”。清朝乾隆年間,先后兩次為張氏家族立牌坊,褒獎教子有方、教子孝行。其中,西面的牌坊區域(今康健街道轄區)被后人稱作西牌樓,通過興辦教育,從“耕以致富,讀能榮身”到“為民造福,振興中華”,為一方水土和生活在這方水土上的人們,傳承和積淀了厚重的人文薈萃和家風家教。
好家風不僅是每個家庭的幸福密碼,更成為推動社區治理的溫暖力量。最近,康樂片區婦聯、康樂小區黨總支、康樂街區黨支部和蔬心家市集婦聯聯手開辦了“康樂新力量·家風大課堂”,把社區里那些熱心腸、有本事的“智慧媽媽”和“能人爸爸”都聚在了一起,讓家庭里的生活智慧,變成解決社區問題的金點子。
近日,家風大課堂在康樂小區熱鬧開講??禈沸^黨總支書記陳潔以“聊聊家庭、家教和家風”為題,用親切樸實的鄰里家常話,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家風課。在她的啟發下,孩子們紛紛表示,要在社區生活中踐行文明禮儀:愛護公共設施、尊老愛幼、勤奮學習。
家風大課堂在康樂小區熱鬧開講
家風大課堂還請來了蔬心家市集婦聯主席侯燁幸。這段時間,桂東市集正在改造,這個街坊們天天要去的“菜籃子”牽動著大家的心。侯燁幸帶著大家暢想未來:改造后菜品種類是否會更豐富?平價菜攤是否繼續保持物美價廉?現場還有老人期待開辟便民縫補角,孩子們也編出了心目中的彩虹菜籃子。這場“市集暢想會”,讓街坊們在交流中凝聚共識——菜籃子里兜住的不僅是柴米油鹽,更是共同締造美好生活的溫度與智慧。
“我們辦這個課堂,就是想讓社區里的行家里手都有用武之地?!标悵嵭χf??禈菲瑓^婦聯副主席蔡佳薇說:“當每家每戶的好家風匯聚起來,就像春雨潤物細無聲,能讓整個社區越來越和睦。”接下來每個月,這個充滿煙火氣的課堂都會如期開講。教孩子知書達理的王老師、擅長調解鄰里糾紛的趙叔、垃圾分類達人李阿姨……這些身邊的“民星講師”將輪番登場,用最鮮活的家常話,解答大家最關心的身邊事。一位居民感嘆:“原來好家風不只是掛在墻上的家訓,更是我們每天實實在在的生活?!?/p>
記者:吳會雄
編輯:寧平英
校對:耿潔玉
審校:韋麗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