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到今年11月,熱愛體育的上海市民將迎來屬于自己的節日。記者從相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上海體育消費節將以“尚嗨運動”為核心IP,通過“政府搭臺、市場運作”的模式,深度融合體育與消費、文化、旅游、商業等多領域,旨在打造覆蓋全城、貫穿全年的體育消費盛宴,為上海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注入新動能。
與此同時,會上公布了《2024年度上海市居民體育消費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去年上海人均體育消費達4362.7元,消費總規模約為1082億元。有了數據賦能之后,今年的體育消費節將能更好地抓住形勢變化,主動貼近廣大市民的消費需求,做到“按需上菜”,進一步提升上海市體育消費規模。
創新模式引領消費升級
今年上海體育消費節以“123”活動框架為支撐:建設一個“尚嗨運動”聯動資源庫;舉辦資源推介會和上海國際賽事文化及體育用品博覽會兩大核心項目;推出“運動裝備共惠”“健康美食共融”“賽事戶外共玩”等三類融合性消費場景。活動期間,全市將圍繞“25+X”項重點活動,包括世界賽艇錦標賽、ATP1000大師賽、上海馬拉松等國際頂級賽事,以及“半馬蘇河”運動生活節、徐匯體育消費嘉年華、哈扎勁運動會等本土特色項目,全面做好文體商旅展聯動策劃。
本屆體育消費節將呈現三大特點:一是配置資源市場化,消費節引入市場化資源聯動機制,以“尚嗨運動”IP為核心,通過上海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體育系統資源與市場資源,構建開放型資源生態平臺,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相結合,實現公共體育資源與商業資源的高效配置;二是消費場景多元化,以“體育+”為底層邏輯,突破傳統消費場景的物理與業態邊界,通過運動裝備、健康餐飲、賽事文旅等主題場景的立體化設計,構建覆蓋“線上+線下”“場內+場外”“賽事+生活”的消費生態;三是本土品牌創新化,以國際頂級賽事為牽引、本土自主品牌賽事和活動為基底,全球化和本土化雙輪驅動,體育消費與城市文化、商圈經濟深度綁定,形成獨特的海派體育消費符號。
在此次發布會現場,多個即將開展的重點活動項目揭開了面紗。將于5月2日開幕的2025年上海浪琴環球馬術冠軍賽吸引全球頂尖騎手與99匹頂級賽馬同場競技,并將首次開放場館B1、B2層,供市民免費體驗馬文化主題消費場景;備受年輕人喜愛的電競領域將迎來重磅活動——英雄亞洲冠軍聯賽(ACL)與全球頂級游戲電競嘉年華DreamHack首度聯袂登陸上海;5月16日至18日,九大電競賽事項目將在浦發銀行東方體育中心、靜安體育中心和國家會展中心同步開賽,總獎金池高達1500萬元。
數據賦能貼近消費需求
根據《2024年度上海居民體育消費調查報告》顯示,去年上海市居民人均體育消費金額為4362.7元,相較2023年增加6.4%;人均體育消費支出占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9%,占當年人均消費支出8.3%,這兩項占比數據與2023年(4.8%、7.8%)基本持平。這從側面反映了消費者依舊愿意為體育付費。
此外,數據顯示出了上海市民在體育消費領域的一系列顯著變化:體育消費結構更為平衡,服務型消費占比首次突破50%;未成年人維持“高水位”消費,成年人消費增速反超;女性、親子及青年群體成為消費主力;體育旅游發展勢頭持續,戶外冰雪旅游挑大頭等。
為了迎合這些顯著變化,本屆體育消費節推出多項創新舉措。2025年中國坐標·上海城市定向戶外挑戰賽將于5月24日啟動,覆蓋九個行政區、132個商體文旅地標,吸引超1萬名選手參賽,賽事創新推出“女性專線”和“二胎家庭親子線”,并聯動徐家匯商圈推出餐飲優惠,實現“人流變客流”;徐匯區“燃GO徐匯”體育消費嘉年華攜手眾多知名科技企業,將VR電競、AI機器人互動引入商圈,融合前沿的運動科技與互動體驗;瑞虹天地第二屆哈扎勁運動會將引入青少年圍棋、擊劍、霹靂舞等多場高能級青少年賽事,為周邊社區專門開設專屬活動。
本屆上海體育消費節將于11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國際賽事文化及體育用品博覽會上收官,今年展會將舉辦更多新品發布、賽事文化、科技體育、運動康復等主題活動,并發布全年消費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