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記者從《安慶市傳統村落保護條例》頒布實施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條例》將于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據了解,該《條例》在體現安慶特色的同時,將推動留住傳統村落的“煙火味”,留住有記憶的鄉愁。
目前,安慶市共有傳統村落60個,其中國家級傳統村落 23個,省級傳統村落37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體系。《條例》主要內容包括,傳統村落保護的管理機制,加強傳統村落傳統建筑保護,發展利用傳統村落資源,建立常態化監督管理機制。
龍潭古寨
蔡畈古民居
《條例》聚焦主要問題,突出地方特色,將體現安慶特色的“戲劇文化”“彈腔文化”“陶器文化”“詩詞文化”等融入條文中,鼓勵村民開展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推動傳統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合理利用。鼓勵使用傳統工藝、傳統技術和傳統材料,有助于保持和展示安慶地方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文化底蘊,通過立法形式保護地域文化和特色。明確將傳統村落保護的內容納入村莊規劃,在傳統村落保護條例中首次實現“多規合一”。
以法治守護留住鄉愁古韻,《條例》在推動保護傳統村落的同時,注重保持現代元素與傳統元素的有機結合,給予原住民更多的選擇權。《條例》著眼處理好保護和發展利用關系,規定傳統村落保護規劃內容,突出保護利用措施、人居環境改善措施、文化傳承發展引導、關聯產業發展引導等。
為推動以有效利用促進更好地保護,安慶市鼓勵通過開辦村史館、博物館、公共文化空間,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傳統工藝作坊等方式,依法合理利用傳統建筑;鼓勵、支持挖掘、整理、闡釋和合理利用傳統村落中的歷史文化資源;鼓勵、支持發展鄉村旅游,明確了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傳統村落納入旅游品牌戰略,開展保護性旅游開發,在延續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培育特色產業,促進傳統村落與當地經濟社會同步發展,激發傳統村落的生機與活力。
| 來源:見習記者 劉丹
| 編輯:姚琴 初審:吳程程 審核:盛媛
| 監制:蔣麗民
|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