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分享了上海各區的戶籍人口年齡分布情況。
數據顯示,浦東新區、閔行區和松江區的老齡人口比例是比較低的,而崇明區老齡人口在三分之二以上。
崇明區老齡人口多,與年輕人比例低是同時存在的,戶籍人口中,35歲以下比重不足20%。
沒有產業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這一現象不僅出現在中西部的中小城市,也出現在崇明這樣發展水平較高的區域。
這一篇,我們從時間線的角度,觀察上海歷年來的戶籍人口年齡結構變化情況。
這組數據來自于《上海統計年鑒》,可用的最早數據為2007年度,最新的數據為2023年度。
從整體看,上海60歲以上的戶籍人口,在2007年不到20%,2023年上升到38.8%。
2024年,上海戶籍常住人口比2023年增加16.7萬,常住人口凈減少7萬。這表明即使有一部分常住人口成功拿到了上海戶口,但上海并沒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此工作和居住。
如果沒有持續的外來年輕勞動力補充,且處在全國人口總體減少的大趨勢之一,上海戶籍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將進一步加速。
勞動力階段(18歲到59歲)人口所占比重,2007年為68.3%,2023年下降到49.7%,下降幅度接近20%。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18歲以下人口所占比重,反而比2007年高出近2個百分點,這是因為年輕的外來人口拿到上海戶籍、生下了新一代上海人。
按資本的要求,35歲以下的優質勞動力,2007年時為24.2%,2023年只剩下14.2%。結合這一年齡段還有一部分人在求學的情況,真正可用的35歲以下勞動力可能連10%都達不到。
80歲以上人口,比重為5.4%,這可能與2020年事件有關,也可能是外來年輕人口稀釋了人口老齡化程度。
但是,如果沒有外來年輕人口加入上海,考慮到上海平均年齡在80歲以上,以及65歲到79歲人口比重23.5%這個前提,這可能意味著上海的80歲以上人口,在未來的某一年存在突破15%甚至20%的可能。
一個城市,15%甚至20%的人年齡在80歲以上,這會是怎樣的一座城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