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記錄城市,也見證變遷,甚至可能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比如上海人熟悉的“思南真實空間”,曾在2016年始創后,在五年的時間里播映了超百部精品紀錄片,與市民分享影像的魅力。
4月27日,由SMG真實傳媒與思南公館聯合創立的“思南真實空間”于上海思南公館“文學之家”煥新重啟。據悉,此次重啟后,“思南真實空間”將進一步深化“紀錄片+”概念,每月推出精品紀錄片放映和主創分享活動,面向社區人群、社會愛好者,塑造“紀錄片+”的城市文化IP,提供品牌賦能。
上海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副總編輯尹欣表示,期待協同合作伙伴,在煥新的空間里,用體現中國式審美和大都市氣質的紀錄片精品力作和充滿創意文化內涵的優質活動,為城市公共空間賦能,推動海派文化傳揚,更高質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精神文化服務。
真實傳媒黨總支書記、總經理何小蘭表示,城市的發展需要記錄,未來將著力塑造文化IP,以內容為核心,以品牌活動為窗口渠道,用社群運營愛好者,吸引更多新用戶,提升紀錄片團隊的知名度和品牌化,放大真實傳媒的行業標桿地位,用專業為公司的市場化轉型貢獻力量。
作為煥新首秀,活動特別設置了“思南真實空間”跨界對話并現場放映城市更新系列紀錄片《申生不息》,負責思南書局改建的著名建筑設計師俞挺以及著名雕塑家周小平也加入了對“人與城市 和諧共生”的話題的探討。
獨具魅力的撞色、“人文心臟”的寓意,讓思南書局在改建后成為上海城市空間中獨樹一幟的存在,甚至成為很多游客來滬的“打卡之選”。如今回看,俞挺坦言一個建筑設計項目的成功是團隊的力量,建筑師只是代表團隊走到了臺前,“說實話正是因為對上海的了解,所以我給了一個充滿色彩的方案——上海人就是既理性又浪漫,既實用主義有理想主義,他們有一些樂觀主義的精神,哪怕生活再憋屈,也要有一些亮色。所以我們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用在了新的建筑上”。
這些年,俞挺又操刀了很多不同的城市空間的更新與設計。他直言自己不僅希望能夠保持城市記憶,也希望能記錄當下,為后代創造屬于這個時代的風格。“是不是能夠把思南書局作為起點,再到徐家匯書院、上海書城,包括我現在在做的新項目,慢慢地區創造一個我稱之為‘上海DECO’的風格?如果能夠有幸創造這樣的風格,既向先賢致敬又向未來表達自己的創作,我想這大概就是建筑師能給我們這一代人和城市提供的共同情緒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