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焦作日報
2025年4月28日《焦作晚報》A18版
五一暢游中站
“五色”精品線路
解鎖多彩假期體驗
這里有焦作市“十佳旅游名景”——中站區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這里的面塑、常家武虎、文武高蹺等非遺項目璀璨奪目,這里的工業遺址典雅恬靜,許衡文化燦爛無比。這里是中站區,詩意棲息地!帶著滿滿的誠意,邀請你五一來中站區解鎖多彩假期體驗,給心靈放個假。
中站區非遺展覽館讓人流連忘返。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宋崇飛 攝
今年五一期間,中站區創新推出“1+3+N”系列文旅活動,以“許衡文化”為主線,串聯起“紅色研學游、綠色生態游、藍色體育游、古色民居游、特色非遺游”五大主題線路,為不同年齡、不同喜好的游客提供多樣化的選擇。
工業記憶的華麗蝶變
在眾多景點中,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旅游目的地。這座始建于1919年的王封礦,曾是英福公司在華最大的煤礦之一,見證了河南近代工業的發展歷程。經過精心改造,如今的西大井已華麗轉身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成為集文化體驗、休閑娛樂、紅色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區。
西大井1919國旗教育館。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宋崇飛 攝
紅色研學游是西大井1919的主打產品。游客可以沿著“大井小巷風情街→焦作楷模人物館→謝延信事跡展覽館→紅色家風家訓文化館→廉潔警示教育館→國旗教育館→英雄廣場→焦作煤礦反帝大罷工陳列館→王封井架”的線路,深入了解河南近代工業史和紅色革命精神。在煤礦大罷工陳列館,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和文物展品,生動再現了當年工人的英勇斗爭。
大井小巷風情街是景區的網紅打卡地。設計師巧妙利用廢舊礦車輪、齒輪、鏈條等工業元素,打造了“西大井之光”系列雕塑。這些銹跡斑斑的工業遺存,經過藝術化處理,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這里太適合拍照了!”來自鄭州的游客王女士興奮地說,“工業風的背景很有質感,隨便一拍就是大片。”
五一期間,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還將推出歷史情景劇和深度講解服務,讓游客沉浸式體驗那段熱血沸騰的歲月。焦作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管理局局長王保才熱情邀請廣大游客:“這個五一,來西大井1919,探尋紅色文化,感受工業魅力,享受一段獨特而美好的假期時光!”
許園里傳承孝道的文化活動。(中站區文廣旅局供圖)
許衡文化的當代回響
5月1日至3日,中站區將開展“國學大典·敬賢禮”許衡傳統文化研學游。活動將以許衡《魯齋遺書》中的禮學思想為依托,結合《朱子家禮》等傳統禮儀規范,在魯齋書院推出“國學大典·敬賢禮”許衡傳統文化研學游活動,開設漢服禮儀課堂、射禮體驗、仿元書院沉浸式體驗等研學體驗課程,讓游客沉浸式體驗古典禮儀,感悟中華禮文化的深厚內涵;同時,增設古樂演奏、“六藝”折扇制作、數學解密等互動有戲體驗,并由許衡文化研究者、許家后人向游客講述《許衡不食道旁梨》《訓子文》《授時歷編纂》等經典故事。
來周窯圖書館,參加書香五一”閱讀會吧。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宋崇飛 攝
舌尖上的非遺之旅
5月1日至3日,中站區將開展“幸福中站·勞動筑夢”文旅市集。在許衡廣場開展文藝演出活動,包括舞蹈、朗誦、戲曲等形式。打造“五一樂購坊”文化市集,非遺、老字號、地方特色等美食在廣場等你品嘗。同時,設置投壺、丟沙包等游戲,這些童年的游戲,定會激發廣大市民群眾興趣,拉滿過節的氛圍感。
到“西大井“體驗一把民謠夜。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宋崇飛 攝
星空下的民謠盛宴
4月30日至5月1日,中站區將開展“致敬勞動者·勞模進景區”主題活動。以“探秘西大井,春游奇遇記”為主題,在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聯動王封大舞臺,搭建工業美學為基調的主題場景,組織東馮封文武高蹺、造店查拳等非遺項目在景區內進行展演,感受中站非遺。
你還可以在王封大舞臺看露天電影,欣賞以工業與民謠、工業與搖滾等小型音樂會,體驗“西大井民謠夜”“劇場+非遺+景區”的文化產業化發展新路子,這定會讓你鐘情。同時,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還將推出對勞模免門票等優惠政策。
魯齋書院推出“國學大典·敬賢禮”許衡傳統文化研學游活動。焦作日報全媒體通訊員 許來偉 攝
書香浸潤的慢生活
5月1日至5日,中站區將開展N場文化惠民活動。依托西大井城市書房等文化陣地開展“書香五一 閱享假期”全民閱讀活動。在周窯圖書館開展“書香五一”閱讀閱讀會,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繪本共讀、好書分享,培養閱讀興趣。同時,在西大井城市書房開展“聲音圖書館”朗讀活動,設置朗讀角,讀者可錄制自己喜歡的段落,配套手工DIY,如制作書簽、繪制故事插畫等,優秀作品將在該局微信公眾號展示。組織文藝演出團隊到轄區部分村(社區)開展文藝演出進基層活動6場次,不斷豐富轄區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村民幸福感。
這個五一,來中站區吧!在這里,可以走進工業遺址,觸摸時代的脈搏;可以體驗非遺技藝,傳承文化的精髓。五彩中站,正以開放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讓我們相約五一,共同開啟一段難忘的旅程!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改玲 報道
部分內容和圖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原創文章版權屬《焦作日報》(微信號: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版權所有:焦作日報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41120180013
-- 點擊關注 --
總值班:胡培軍 統 籌:王 鵬 郭子軒
責 編:王建新 審 核:豐舒濰
編 輯:孫浩翔 校 對:黃小霞
本報全媒體常年法律顧問:律師呂曉燕 律師朱建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