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由于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中國煉油企業對美國石油的采購量大幅削減了90%,轉而以空前規模從加拿大進口原油。報道稱,加拿大西部的跨山管道擴建項目(TMX)去年投入商業運作,為中國和其他東亞石油進口國獲取艾伯塔省油砂區的豐富原油儲備拓展了渠道。報道引述貨物跟蹤和分析公司Vortexa Ltd.的數據稱,今年3月,從跨山管道終點附近的溫哥華港運往中國的原油進口量飆升至前所未有的730萬桶,這一數字有望在4月進一步上升。
站在中國的角度看,加強與加拿大的能源合作,是為了讓自己的能源進口渠道更加多樣化,減少對單一國家的依賴,提高外部能源供應的穩定性。世界能源市場上能夠大批量對外出口原油的無非就是美國、加拿大、俄羅斯以及中東國家。中國已經給美國所有輸華商品加征了對等關稅,包括原油在內的所有商品在中國市場都將沒有任何競爭力。所以中國尋找其他的能源出口國進行合作,是一種必然的選擇。站在加拿大的角度看,將原油出口給中國可以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石油工廠(資料圖)
由此可見,美國喪失的市場份額,正是加拿大借機填補的空缺。特朗普政府剛剛出臺對華高關稅政策后,中國迅速調整了自己的供應鏈,將大量石油訂單從美國轉向了其他供應國,此時加拿大成了幸運的受益者。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應當珍惜與中國的合作關系,擴展更多經貿渠道,換取更多機會的加拿大,卻在國際輿論壓力下,選擇了一條更加“風險”的道路。
據路透社報道,近日進行的一場選前辯論上,加拿大總理卡尼把槍口對準中國,張口就是"最大威脅論",次日還就此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還指責中方在俄烏沖突中的立場,并聲稱中國大陸可能對臺灣地區造成威脅。可以說是直接踩了中方的紅線。一邊拿著中國的訂單,一邊“潑臟水”,卡尼為何要這么做?有研究人士認為,卡尼這樣渲染“中國威脅”,是為了應對本月的選舉。
卡尼(資料圖)
加拿大聯邦眾議院選舉將于4月28日正式投票。截至目前,兩個主要政黨自由黨和保守黨的支持率依然膠著,誰能成為大選贏家尚難預測。有分析人士認為,加拿大自由黨目前在民調中處于相對優勢,但選舉議題的變化以及美加關稅問題等因素,均可能會對大選結果產生影響。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今年1月宣布將辭職,他所在的自由黨隨后在3月9日選舉卡尼為新黨首。3月14日就任加拿大總理后,卡尼很快便在3月23日宣布解散議會,并將新一屆聯邦眾議院選舉提前至4月28日。
在尼亞加拉瀑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卡尼被要求詳細闡述相關問題時稱,加拿大必須對來自中國的“外部干涉威脅”有所應對。卡尼再次聲稱,“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中國是“最大的威脅”。他還指責中方在俄烏沖突中的立場,并聲稱中國大陸可能對臺灣地區造成威脅。他還同時聲稱中國在北極地區也是一個“新興的威脅”。對于加拿大政壇渲染“中國威脅”,中方已多次駁斥。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無論發展到什么程度,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加拿大(資料圖)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堅定地重申,他關于“加拿大應加入美國成第51個州”的言論是非常認真的,盡管加拿大領導人已經徹底拒絕了這一點。
在一次最新采訪中,一名記者指出,這些言論可能“有點挑釁”。特朗普回應道:“不,事實上,我不是(在挑釁)。你可能會認為我是在惡搞,但我真的不是在挑釁。加拿大是一個有趣的例子。”幾個月來,特朗普此前曾不止一次地表示,加拿大應該“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