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焦作日報
2025年4月28日《焦作晚報》A19版
國潮為筆 創意為墨
馬村區擘畫文旅融合發展新畫卷
核心提示
“文旅”在“旅”也在“文”,推動文旅融合,提升旅游供給的“文化味兒”,是文旅發展的一道“必答題”。在傳統文化備受喜愛的當下,馬村區以國潮為筆,創意為墨,持續打造傳統文化潮玩新場景、新體驗,以“國潮”風吹起文旅促消費的新“春潮”。
馬村區白鷺湖濕地公園一池碧水。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曉 攝
創意一
國潮+音樂 解鎖多元文旅新體驗
4月24日,記者在鴻運國際商城營銷中心東廣場的國潮音樂活動現場看到,五一國潮音樂活動的主舞臺已經搭建完成,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和安裝。
馬村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抬皇杠。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曉 攝
“今年五一假期,我們打造的‘潮趣五一·樂享鴻運’文旅促消費活動,以“音樂+潮流文化”為核心,融合民俗文化演出與沉浸式派對,讓游客體驗多元化的試聽盛宴。”馬村區文廣旅局局長王軍說。
以“國潮”賦能,文旅融合的音樂魔盒曾在馬村區打開。還記得,去年秋天,也是在馬村區鴻運國際商城,涵蓋潮音、潮玩、潮創、美食、親子等板塊的馬村區抖音電商電音潮,兼顧流量與品質,為大家獻上了一場新型音樂嘉年華盛宴。
馬村區抖音電商電音潮現場,“國潮+音樂”給游客呈現視聽盛宴。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曉 攝
如今,國潮音樂的魔盒即將再次打開。馬村區文廣旅局正全力以赴,進行場地設備安裝調試,漢風美食廣場正在火熱招商,活動以“音樂+潮流文化”為核心,打造多元文藝秀場,歌曲、舞蹈、魔術、雜技、非遺表演齊聚,為游客呈現一場“音樂為核、國潮為魂、美食為翼”的戶外音潮律動盛宴。還有古玩文化藝術展,營造煙火氣與文化底蘊兼具多元社交空間。現場更有鴻運兒童親子樂園門票免費發放。
馬村區少野文化音樂美食廣場吸引游客前去打卡。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穎 攝
試想,五一小長假的一個傍晚,夜幕初臨,華燈初上,約上三五好友,在樂聲澎湃和人潮涌動中,感受傳統文化與潮流音樂碰撞的激情與火花,還有各色小吃滿足味蕾體驗,好不愜意。
創意二
國潮+活動 潮趣十足看點多多
太極剛柔并濟快慢相間,名家一招一式盡展風采。“拳韻太極、墨香會友”2025年馬村區白鷺湖太極拳展示交流活動將于5月1日正式啟動。
馬村區紅色研學之旅吸引游客。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穎 攝
太極拳是焦作的人文名片,更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當太極招式遇上湖光春色,以武會友,以文沁心,這樣的“碰撞”多元又有趣。現場還有書法家揮毫潑墨,在筆鋒游走間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潮趣五一,歡樂不斷。5月1日下午,馬村區圖書館將舉辦“書香·童年”馬村區第二屆故事演講比賽,選手們圍繞中華傳統小故事展開講述,讓傳統文化滋潤童心。5月2日,馬村區“銀發學堂”將邀請專業烘焙師組織市民制作節日蛋糕,給五一滿滿的儀式感。
創意三
國潮+主題游 打造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眼下,“新中式”成為旅游新風尚。這種旅游方式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結合現代審美和消費需求,營造具有傳統意蘊且符合時代潮流的文化體驗。不出遠門,感受“新中式”旅游,這個五一假期,馬村區打造了融合傳統非遺文化的主題游路線。
親子露營游:以白鷺湖濕地公園、馬村綠園、安陽城街道后岳村、羅莊村寵多多農場為據點,打造微露營地。賞花露營、水生態露營、民俗村莊露營、旅拍露營等豐富形式,滿足個性化微度假需求。
農業觀光游:依托演馬街道河馬仙果小鎮省級休閑觀光園,開展奇妙游、特色農產業品鑒、農業科技參觀、親子研學和農產品展銷市集等活動。
紅色研學游:走進北孔莊村、后岳村、谷堆后村,感受革命歷史與古村落韻味。參觀白莊村村史館、西韓王村紅色教育基地、龐馮營村烈士紀念地等,接受紅色文化熏陶。
文化研學游:打卡后岳村親子研學露營基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韓蔣村千層鋼鍛造技藝、前蔣村河馬仙果小鎮休閑觀光園特色農產品展銷、河南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北孔莊村文化合作社、豫西北最大的文化展銷市場鴻運文化產業園太行文博城,感受歷史文化與非遺魅力。
綠色生態休閑游:依托白鷺湖公園健身步道,開發馬村最美騎行線路與最佳徒步路線,推廣春秋賞景旅游線路,實現鄉村康養與體育旅游融合。依托演馬街道“山亮線”(演馬街道王張村-后夏莊村-小盧莊-亮馬村-趙屯村-高寨村),持續做好沿途綠化美化,打造焦作最美騎行路線。
馬村區之美,不僅藏在一條條主題旅游線路之間,更流淌在千年歷史文脈里。3000年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歷史故事發生在這片土地上,這里有待王、下馬、演馬、張弓等一個個與武王伐紂有關的地名風物,這里有“孔子問禮”等一批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這里還有安陽城街道東韓王村的嗩吶、待王街道義門村的抬皇杠等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當歷史的光與現實的美交相呼應,馬村區正以“國潮”之筆擘畫新時代文旅融合發展新畫卷。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穎 報道
部分內容和圖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原創文章版權屬《焦作日報》(微信號: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版權所有:焦作日報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41120180013
-- 點擊關注 --
總值班:胡培軍 統 籌:王 鵬 郭子軒
責 編:王建新 審 核:豐舒濰
編 輯:孫浩翔 校 對:黃小霞
本報全媒體常年法律顧問:律師呂曉燕 律師朱建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