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共享單車為主力的“Cityride”,也日趨受到都市年輕人的喜愛。這個春天,上海年輕人的騎行軌跡有哪些獨特之處?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美團單車聯合發布《2025魔都青年春日騎行數據報告》。報告顯示,申城16個區中,徐匯、楊浦、靜安區分列工作日單車使用量前三名,愚園路成為年輕人最愛的賞春騎行路。
該報告由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旗下的“有數”數據創新實驗室,運用美團單車2025年3月1日至3月20日35周歲以下用戶的訂單數據分析形成,分別聚焦職業青年工作通勤場景和年輕人雙休日沉浸出游場景。
數據顯示,魔都青年春日騎行日均訂單量環比2月上漲42.86%。35歲以下用戶的騎行單量中,00后貢獻超40%,95后占比31.54%,90后占比27.62%,男性騎行用戶單量占比60.35%,女性占比 39.65%。
“打工人”通勤騎行呈現短途、高頻的顯著特征。“打工人”平均每周在中心城區騎行3.3次,每次1437米,時長9.7分鐘;在非中心城區騎行2次,每次2085米,時長14.2分鐘。上海中心城區中,徐匯區為工作日單車使用量最多的區域,其次為楊浦區、靜安區。
打工人工作日潮汐式用車特點明顯,7-9時、11-13時、17-19時通勤高峰時段騎行單量占比66%,是非高峰時段近2倍。通勤騎行10分鐘以內單量占比60%。
從工作日全時段來看,人民廣場站、南京東路站、靜安寺站位列單車使用熱門地鐵站前三。
在工作日通勤高峰時段,單車使用熱門地鐵站前6名站點均為軌道交通沿線的遠郊站點。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調研發現,上海約45%的青年工作在中心城區,且高度聚集于內環內和中央活動區;約35%的青年居住在中心城區,且主要分布于內環沿線區域和內外環之間。打工人通常地鐵出站就騎車,接駁地鐵站與目的地之間的“最后一公里”。抖音新江灣廣場、北外灘來福士、上海火車站位列打工人通勤“最后一公里”目的地前三。上海火車站疊加“出行+商旅+辦公+居住”的多元騎行場景,部分打工人在上海與昆山、蘇州等周邊縣市間“跨城通勤”。
此外,年輕人也在雙休日用騎行的方式,編繪“追風者”賞春圖鑒。統計顯示,上海中心城區追風賞春熱門路線Top1-10依次為:愚園路、北外灘、南京西路、茂名北路、七浦路、徐匯濱江、大學路、興國路、中山東一路、四川中路。
非中心城區追風賞春熱門路線Top1-10依次為:前灘休閑公園沿江騎行道、古猗園路、七寶古鎮、陳翔路、張楊北路、富城路、德園路、蟠龍路、顧村公園、海灣國家森林公園。
“有數”數據創新實驗室由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聯合互聯網頭部企業創設,將重點聚焦青年在消費、文化、社交等數字場域中的消費痕跡和行為軌跡,持續發布“有數”系列數據產品。
原標題:《上海年輕人最愛騎行地:愚園路、北外灘、南京西路》
欄目編輯:郜陽 圖片來源:采訪對象供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陸梓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