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28日電 題:高煜:“雙輪飛馳” 守護上海“西門戶”
新華社記者有之炘
毗鄰一座火車站、兩座航站樓的上海地鐵虹橋火車站站是三線換乘的特大型交通樞紐,被稱為上海的“西門戶”。往來此處的乘客,時常可以看見腳踩雙輪平衡車、穿梭于站廳的虹橋火車站站車站站長高煜。
用上平衡車后,就能更及時發現并響應需要幫助的乘客。如今,這一做法已推廣至上海若干重要樞紐站,提出這個想法并付諸實踐的人,就是高煜。
從小就是“鐵道迷”的高煜于2010年畢業于南京鐵道學院,成績優異的她順利入職上海地鐵,被分到虹橋火車站站。她總是在每天首班列車通行前,早早出現在空曠的站廳,直到深夜末班列車運營結束,完成車站全面保潔和消殺后,一天的工作才畫上句號。這份平凡的工作,卻讓她充滿熱愛。
這位“地鐵人”是個有心人。虹橋火車站站擁有3座島式站臺、8個售票區域、9組樓扶梯、95臺進出站閘機,站廳面積達96000平方米。服務窗口分布分散,正常巡視一圈需要兩小時左右,導致應急響應速度不夠理想。每當看到彷徨焦急的乘客,初出茅廬的高煜就琢磨著如何提供更及時、更貼心的服務。
為什么不突破固定的窗口服務模式呢?如何將固定式服務變為流動式服務?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民警使用的雙輪平衡車給了她靈感——這個站得高、看得遠、速度快的工具或許也適用于地鐵站。在獲得單位領導支持后,高煜自學了駕馭雙輪平衡車的技巧。于是,自2011年起,在虹橋火車站站,乘客們經常能看到高煜和幾位同事身著制服、面帶微笑、腳踩“流星輪”服務的身影,這也開創了上海地鐵使用代步工具服務乘客的先河。
“有了平衡車,乘客更容易找到我們,我們也能更快發現需要幫助的乘客,服務響應速度提升了一倍。”高煜自豪地告訴記者,“如今這項特色服務品牌被命名為‘小煜流星輪’,已推廣到國家會展中心站、人民廣場站、徐家匯站等多個重要換乘樞紐。”
在這座地鐵站里,她經歷過數次春運大考,幫助過走失的老人找到家人,還曾護送臨產孕婦就醫,為遺失物品尋找失主,給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迷路的國際游客指路……最令人難忘的是一位她守護了10多年的盲人乘客。
2024年6月,一則“復旦大學首位盲人研究生朱苓君畢業返鄉任教”的新聞在網上引發關注。朱苓君自幼失明,因家鄉無錫當時沒有盲校,被父母送到上海市盲童學校就讀。憑借驚人毅力,她考入華東師范大學,后進入復旦大學攻讀研究生。
2011年,“雙輪飛馳”的高煜在站內巡視時發現了一位盲童。當她準備上前幫助時,暗中跟隨的女孩母親婉拒了她。“這位母親說,女兒朱苓君每周都要往返上海和無錫求學,希望她能獨立完成這段路。”高煜回憶道,“但我們的車站實在太大了,望著拄著盲杖緩慢前行的女孩,我向這位母親承諾——這段路以后由我們來守護。”
此后每周一和周五,高煜牽著朱苓君的手護送她乘車,這一牽就是12個春夏秋冬。
“雖然小朱現在不再需要每周往返兩地,但我們仍保持聯系,很高興她回到家鄉幫助更多孩子。”高煜說。
朱苓君只是眾多受助者之一。截至2024年,高煜和她的團隊累計幫助視障人士超10000人次。除了“小煜流星輪”的特色服務,高煜還帶領團隊搭建“長三角服務聯盟”,并推進了虹橋火車站站“一體化大安檢”方案落地,切實解決了乘客們的痛點。
2010年以來,虹橋火車站站的日均客流從5萬人次激增至35萬人次,高煜也從基層站務員成長為車站站長。“這份事業讓我收獲了專業技能,更收獲了乘客的認可,每一份認可都是我堅守崗位的動力。”她說。
“煜”字意為“光耀、明亮”。在乘客眼中,高煜也正如一顆播撒溫暖的小太陽,讓八方來客感受到上海地鐵乃至這座人民城市的溫度。(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