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金星村10000尾白烏魚被投放到養殖水域中。
金星村電商中心。葉紫林攝
此次投放的白烏魚重量100克-150克,雖然目前重量較小,但經過6個月的科學養殖每尾預計可達400克-750克。金星村黨支部書記張紹東介紹,“我們發現烏魚市場效益更高,而且易養殖,適合我們村的養殖環境和技術條件。”經過市場調查,最終選擇白烏魚作為養殖品種。
張紹東表示,白烏魚養殖采用供銷一體的模式,大大降低了市場風險。“白烏魚抗病力強、成活率高,我們也與收購商達成合作意向,等11月收獲季到來,這些白烏魚不愁銷路。今年試點養殖4畝左右,預計畝產值能達到3萬元左右,將為村集體經濟帶來可觀的收入。”
據了解,白烏魚養殖項目是金星村紅石榴民族產業發展項目之一。園區規劃發展產業面積450畝,集中發展稻蝦稻魚及愛媛46號,除了白烏魚養殖特色水產區外,還配套建設水果種植灌溉設施、電商運營中心及農技培訓平臺,形成“養殖+種植+電商+人才”產業鏈。目前,園區已完成灌溉設施覆蓋,未來將依托電商中心打通線上銷售渠道,并定期開展養殖技術培訓,培育本土“新農人”。
村民投放白烏魚。葉紫林攝
在項目收益分配機制上,村集體在兼顧產業持續發展,村民得到普惠分紅的基礎上,將部分收益定向用于支持少數民族群眾、脫貧戶及監測戶等群體,構建起共建共享的鄉村振興共同體。在推進產業振興的同時,金星村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建設“中華民族一家親”文化廣場、同心亭等文化地標,將產業發展與民族文化深度融合。
當前,金星村養殖白烏魚苗成為推動民族共富的新實踐。作為曾經的傳統村落,該村依托黨建引領與產業發展,探索出一條特色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葉紫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