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新聞網4月28日訊(通訊員 何杏)4月28日,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今年全國2426人受到表彰。其中,來自株洲市的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東林,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特級技能師、高級工程師、特級技師鄧元山,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數控車工、高級工程師、特級技師文照輝,中國航發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首席科學家、中國航發集團專職總師、自然科學研究員李概奇,五礦二十三冶建設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水電施工員、中級工劉賜,株洲市第二中學教師、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李惠,株洲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主任、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石天寶7人獲評全國勞模、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并接受表彰。
株洲市2025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
勞動模范是每個時代最美的勞動者,讓我們一起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讓勞模成為新時代新征程最耀眼最閃亮的明星!
李東林同志簡要事跡
堅持科技自立自強,保障高端裝備自主可控。帶領團隊攻克功率半導體技術,為高端裝備裝上“中國芯”。自主永磁牽引、無線重聯等技術國際領先,支撐軌道交通高端裝備綠色智能發展。主持的基于虛擬軌道的自主智能列車關鍵技術研究獲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技進步特等獎,核心參與研制全電驅動深海礦產資源開采關鍵裝備,助力冶金、礦山等行業國產化替代,累計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84項,牽頭19項。堅持培育新產業,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帶領團隊參與復興號、新一代高速動車等重大工程,推動風光儲氫、汽車電驅等產業發展,其中多個產業納入國資委“煥新行動”和“啟航行動”專項行動名單。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彰顯中央企業責任擔當。帶領公司穩健發展,“十四五”期間營業收入年均漲幅超20%,2024年突破600億元,近三年創造利稅超200億元。作為產業鏈會長單位和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他還帶動產業鏈共同發展,公司榮獲多項改革標桿榮譽。
鄧元山同志簡要事跡
不懼挑戰,刀尖舞者攻難關。經常加工精度0.002mm以內的零件,攻克10多項航空發動機關鍵加工技術和40余個復雜零件加工難題,多項技術達到行業先進。近3年參與3項國家級課題,獲集團科學技術特等獎1項、三等獎2項,省質量獎3項。
勇擔使命,全能戰士闖新路。能熟練駕馭7種系統40余臺各類數控機床,是現場“活指南”。自創五軸數控機床精度檢測和調整方法,攻克13項調試應用難題,提出62項改進,開發定向精度檢測試件和檢測調試新技術,為高精零件加工開辟新道路。帶隊成功建設國內首條航空發動機機匣數字化智能產線,使鋁鎂機匣加工效率提升3倍,合格率達到100%,年節約成本459萬,項目高分通過工信部驗收,有力推動航空發動機智能制造向前發展。
傾囊相授,工業庖丁育精英。無私分享個人所學,被稱為“沒有絕活的大師”。率團隊研發25項加工技巧,申報專利26項,降本近6000萬元,培養技師以上28人、省市級勞模7人。個人在期刊發表6篇論文,獲4項專利,帶徒37名,任4所職院2家企業指導專家,近3年指導5人獲省級及以上競賽冠軍。
文照輝同志簡要事跡
勇于攻關,破解專業最新難題。開展的攻關項目獲獎96項,獲授權專利5項,出版技能專著4本,主編的專著獲湖南省總工會“十大勞模工匠技能專著”,解決質量攻關18次,獲國家級“專業級”獎1次,主持中車科技項目3次,發表論文15篇,推廣先進操作法12項,累計為公司節約近3600萬元。傳藝帶徒,以己之長報效企業。帶徒14名,培養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各1人,高級技師6人,擔任國家級競賽裁判員3次,指導徒弟獲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創新大賽職工組一等獎,被授予優秀教練員;指導公司選手獲國家一類競賽二等獎,被湖南省總工會授予“勞模工匠師徒結對子優秀師徒”。產教融合,助力職教高效發展。先后被湖南工匠學院、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長沙工業學院聘為導師,配合完成國家級培訓3次,完成授課1022課時,參與省級課題4次,指導學生獲省級獎勵2次,參與市級勞模工匠宣講9場,帶領工作室連續四年獲評為株洲市優秀工作室。
李概奇同志簡要事跡
勇擔重任,創新超越。帶領AES100發動機研制團隊經過八年不懈努力,打破國外壟斷和封鎖,攻克長期以來困擾我國先進民用渦軸發動機自主發展的“卡脖子”技術難題,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型自主創新的民用渦軸發動機,實現了我國民用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產品從無到有、躋身世界先進水平的歷史性突破,對培育新質生產力、服務低空經濟、支撐通航產業發展意義重大。“AES100發動機獲頒型號合格證”入選2024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治學嚴謹,熱心育人。培養了一大批技術精湛的青年人才,為促進航空發動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造發動機戰略人才儲備做出了重要貢獻。作為主要完成人,參加了以“玉龍”發動機、AES100發動機為代表的國家多型航空發動機研制,多次立功受獎,獲得省部級和集團級以上榮譽30余項,為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劉賜同志簡要事跡
堅持以技能立身。他從學徒做起,堅持以技能立身,邊工作邊學習、精進技能,一步步從水電工的“小白”成長為水電的行家里手,被稱為“水電醫生”和“水電專家”,只要是水電方面的問題,他都能解決,得到項目部和建設方的高度評價,他成為公司的“明星水電工”,他干的工程成了免檢產品。堅持以業績說話。他高度負責的精神和突出的業績,贏得廣泛贊譽。多次通過工序優化、設計優化,為項目工期縮短工期,陶子湖項目縮短了30天,貴陽項目縮短了22天等等,創效達300多萬。他通過對各種工藝、工具等進行革新和改造30余次,創效130多萬。他本人獲得企業級工法5項、部級工法2項、新型專利1項。堅持以企業為家。15年里,他以企為家,將全部心血都投入工作,克服家庭困難,把對企業的熱愛與責任融入其中。用行動詮釋著以企為家的堅守與擔當,成為公司的“放心”品牌。他參建的項目,多次榮獲“全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湖南省建筑施工質量管理、安全生產標準化“年度項目考評優良工地”等。
李惠同志簡要事跡
落實科教興國戰略,開創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她任卓越班班主任、競賽總教練,結合AI技術與株洲工業產業特色,致力于大學與中學物理銜接教育研究,教育學生科研報國。在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獲全國金牌3枚、銀牌5枚,37人獲省一等獎,創造了株洲教育五項新紀錄—第一次有學生考入省隊、獲全國金銀牌、入選國家集訓隊、高二學生被清華大學錄取、保送清華大學。她培育了100多名拔尖創新人才進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學習和研究。堅持勤學篤行躬耕,結出教育教學累累碩果。從教21年,參編高中、大學教材各1本,發表論文16篇(核心期刊4篇),獲市級一等獎以上教學競賽12次,其中全國一等獎、二等獎各1次。堅守初心使命,彰顯人民教師大愛情懷。主動請纓赴湘西自治州矮寨中學支教一年,為偏遠山區孩子點燃創造星河。支教期間,也沒落下株洲市二中的教學任務,線上教學和線下輔導相結合,幾乎每周往返相隔幾百公里的湘西、株洲兩地,給學生現場答疑解惑,彰顯了人民教師大愛情懷。
石天寶同志簡要事跡
創新農業“芯片”,服務國家戰略。深耕水稻科研35載,常年往返湘瓊兩地“一年時間干兩年工作”,在家與試驗地之間騎行13.2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3.3圈,天天一身汗、年年兩腳泥是他的“畫像”。主持和參與19項國省課題項目,篩選參試材料11萬份,培育國省審定品種15個,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國省獎勵5個。“拾S”顛覆“高產和抗逆存在拮抗”的業內認識,實現既抵御高低溫脅迫又高產的重大突破。居國內同類研究領先水平的“株1S”系列組合累計推廣3.26億畝,創社會經濟效益193.32億元。創制低鎘水稻基因突變體,成為解決湖南“鎘大米”問題的重要種源,真正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廣科學技術,支撐鄉村振興。厚植為民情懷,創辦水稻示范樣板近100萬畝,培訓農民8萬余人,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推廣新品種新技術300余個(項),賦能農業增產增效,為羅霄山片區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堅實科技支撐。
一審:向胤蓉
二審:李苗
三審:王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