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的使命
“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經典,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是歲月長河中永不褪色的詩篇。它以文字為舟,載著我們穿越時空,領略古人的風采,感悟文明的魅力。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信陽市平橋區(qū)信鋼學校中學部于2025年4月27日舉辦"誦讀經典傳承文明"經典誦讀比賽,為師生搭建起連接古今的文化橋梁。
活動啟動:以聲為媒傳經典
主持人朱洪波老師伴著歡快的音樂走上舞臺:“誦讀不是簡單的朗讀,而是與古人對話、與文化共情。”經典誦讀比賽拉開了帷幕……
嘉賓與評委:文化傳承的見證者
信鋼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彭斌、副校長黃瑞、副校長易利平、黨支部副書記楊家強出席了本次活動。評委老師有:禹劍鑫、馮銳、付啟群、李中蘭、闞月玉、羅艷麗、楊瑞威,他們將從內容、表達、臺風等多維度對選手進行評判。后排階梯式觀眾席上,學生們身著校服,整齊就座,目光專注地期待著比賽開始。
校長致辭:讓經典在新時代扎根
信鋼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彭斌為本次活動致辭:經典誦讀,傳承文明、滋養(yǎng)心靈。他鼓勵同學們在誦讀中感受經典魅力,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fā)新生,并預祝本次比賽圓滿成功。
經典誦讀環(huán)節(jié):聲動古今的對話
經典誦讀環(huán)節(jié)是聲動古今的對話,同學們以聲傳情,讓經典在新時代煥發(fā)生機。
當《青春中國》的誦讀聲音響起,我們清晰的感受到:經典不是故紙堆里的文字,而是連接古今的精神紐帶一一它在《岳陽樓記》的江風里生長,在《木蘭詩》的戰(zhàn)鼓聲中沉淀,更在當代少年的聲韻中綻放出新的光彩。
瞧!孩子們眼神專注,仿佛被經典緊緊吸引,全身心沉浸其中。誦讀《詩意中國》時,他們激情滿懷,用聲音勾勒出華夏詩意山河;讀《回延安》,真摯情感滿溢,似與先輩共憶崢嶸;誦《安塞腰鼓》,那蓬勃的語調,將黃土高原的熱烈奔放展現得淋漓盡致;吟《月光下的中國》,溫柔的語調又繪就一幅寧靜祥和的畫卷。他們用全身心的投入,讓經典熠熠生輝。
現場氛圍與幕后付出:文化共鳴的雙向奔赴
現場座無虛席,觀眾們或專注聆聽,或隨節(jié)奏輕誦,眼神中滿是對經典的熱愛與對選手的贊賞。
活動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幕后工作人員的默默付出:音頻老師緊盯設備調試,確保每一句誦讀清晰傳遞;計分老師快速核對分數,保障流程銜接順暢;獎狀書寫老師認真專注,為獲獎選手準備專屬榮譽。
當激昂的誦讀聲暫歇,比賽悄然進入計分環(huán)節(jié)。大家翹首以盼比賽結果的揭曉,空氣中彌漫著一絲緊張與期待的氣息。
就在這時,黃振飛老師帶著滿腔熱忱登上舞臺,用他深情的演唱,為我們開啟了一場別樣的音樂之旅。那悠揚的旋律如潺潺溪流,淌過我們的心田;又如輕柔的微風,吹散了等待結果的焦慮。
頒獎與合影:文化火種的接力
經過激烈角逐,頒獎環(huán)節(jié)將活動推向高潮。舞臺背景以紅色為底,"頒獎儀式"字樣與煙花圖案烘托出喜慶氛圍,領導依次為獲獎選手頒發(fā)獎狀。這些獎狀不僅是對個人的肯定,更是對"誦讀經典、傳承文明"行動的鼓勵。
獲獎選手手持獎狀在舞臺上合影,整齊的服裝與背景的"頒獎儀式"字樣共同定格下這一榮耀時刻——他們是今天的獲獎者,更是明天的文化傳播者。
活動尾聲,到場領導與全體語文老師走上舞臺合影留念。這張照片不僅記錄了比賽的圓滿結束,更見證了信鋼學校師生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傳承。
此次經典誦讀比賽不僅是一次文化的傳承,更是一次心靈的對話。通過誦讀經典,同學們在字里行間觸摸歷史的溫度,在聲韻流轉中感受文明的力量。相信這份對經典的熱愛,將繼續(xù)陪伴他們在成長之路上堅定前行。(通訊員 朱洪波 李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