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長調與江南絲竹交織回蕩,薩迦古城藝術團與上海音樂學院藝術家同臺。4月27日,“初心跨山海·共匯同心圓”上海第十批援藏紀實與日喀則非遺交流展,在上海朵云軒藝術中心美術館開幕。
現場演出
1995年,上海首批援藏干部踏上赴藏的萬里征程。從平均海拔4米的黃浦江畔到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珠峰腳下,30年來,10批援藏干部先后奔赴日喀則地區及江孜、亞東、拉孜、定日、薩迦五縣。此次交流展分為領導關懷、圖文攝影、援藏成果、非遺氆氌手工藝、唐卡作品五大展區,通過影像、實物、藝術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呈現西藏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援藏工作的時代價值。
來自高原的豐富產品
展區內,一組組數據與圖片生動詮釋了產業援藏的“上海智慧”:薩迦縣2500畝高原藜麥田火紅搖曳,畝產400斤、收購價較青稞翻四倍的成果,讓曾經的撂荒地變身“黃金田”;玻璃溫室大棚內,數千株藏紅花扎根雪域,通過“技術+高原智慧”模式,推動高附加值農業落地;定日縣珠峰景區年接待游客47萬人次、營收破億的亮眼成績,印證了文旅融合的強勁動能……
“我們正將薩迦打造為全球頂尖藜麥種源基地,助力中國藜麥產業自主發展。”上海第十批援藏干部薩迦小組領隊介紹說。從種業創新到品牌孵化,上海援藏通過全產業鏈布局,為當地農牧民開辟增收新路徑。
上海徐匯援藏干部參與打造的“薩迦禮物”系列產品
而現場文創產品、“薩迦福祉”皮具,以及將非遺氆氌技藝與現代設計結合開發出的圍巾、手包等產品也非常吸睛。
“薩迦福祉”皮具選用神山牧場優質皮革,融合紅白藍傳統三色與金剛杵、白海螺等吉祥紋樣,讓高原祝福轉化為市場青睞的時尚單品;“沙涓”羊絨品牌系列是上海援藏重點項目,上海援藏團隊將古老非遺氆氌技藝與現代設計結合,在西藏江孜、薩迦、拉孜等縣建立了5個氆氌工坊,開發出圍巾、手包等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帶動數百名藏族婦女就業。“過去氆氌只在本地流通,如今成了‘網紅’商品!我們還通過已有的國際化市場渠道,將西藏非遺氆氌帶入聯合國,打入法國、意大利、美國等國際奢侈品市場,進入哈佛大學‘2025中國論壇’案例,讓非遺氆氌‘走出西藏閃耀世界’。”“沙涓”品牌創始人、上海工匠郭秀玲表示。
結合了非遺氆氌技藝的“沙涓”羊絨品牌系列
“這些成果不僅是資金投入,更是理念的傳遞。”上海援藏干部表示。30年來,從基礎設施到產業培育,從單向幫扶到雙向共贏,上海援藏始終以“造血式”幫扶為核心,讓產業援藏的“乘數效應”日益凸顯。
作為本次展覽的壓軸篇章,日喀則非遺藝術展區匯聚了《八思巴畫傳》珍貴復制品與當代唐卡精品共30余幅。
唐卡展區
今年也是上海援藏30周年,活動現場,滬藏兩地政府、企業及社會組織共同簽署多項合作協議。薩迦縣人民政府向徐匯區捐贈的援藏紀念唐卡,以藝術銘記兩地情誼;世紀出版集團“世紀火種”共建捐贈、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幫困專項資金的落地,則為后續合作奠定基礎。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5月5日,免費向公眾開放。從薩迦唐卡的千年瑰寶到產業振興的時代答卷,滬藏兩地正攜手書寫山海同心的新傳奇。
記者:王永娟、陸海捷
編輯:寧平英
校對:耿潔玉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