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作為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第六屆“醫者仁心”醫學人文月系列活動的壓軸活動,齊魯醫學院1982級校友、基礎醫學院兼職教授、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秘書長王興步做客齊魯醫學院講堂,以《醫學人文不是詩和遠方——從《論語》中尋找智慧與答案》為題,進行了精彩講座。
過去一個月里,齊魯醫學院以人文為紐帶,以仁心為航標,開展了“濟眾講壇”、“禮贊無言良師”、致敬醫學先輩紀念活動、世界健康日科普活動、景藍齋音樂匯等一系列活動,以豐富多元的形式、深刻廣博的內涵,為廣大師生呈上一場醫學與人文深度交融的盛宴。
作為齊魯醫學人,也是業界大咖,王興步對此深感安慰。他希望同學們在志愿活動中展現青春風采,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彰顯“國有難,召必至”的擔當,在健康科普中傳遞“防大于治”的智慧。
講座開始,王興步圍繞“儒家文化的仁愛之道”“儒家文化的忠恕之道”“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儒家文化與醫學人文內涵”四個方面一一展開講解。
“山東大學和齊魯醫學院的校訓是什么?”
講座開始,他拋磚引玉提問山東大學和齊魯醫學院的校訓。
針對提問,同學們踴躍回答。
“學無止境,氣有浩然”,是山大的校訓。以永不滿足的執著精神激勵廣大師生在學術和人生的歷程中勇于登攀,不斷追求文化知識、技術能力、人文素養和道德情操的完美境界。
“博施濟眾,廣智求真”,是齊魯醫學院的校訓,也是齊魯醫學的精神。飽含齊魯傳統文化內涵,蘊含著醫學教育的內在本質和神圣職責,符合立德樹人的育人標準,充分體現了齊魯醫學百年發展的歷史特征和時代要求。
王興步告誡同學們,對山大校訓和齊魯醫學精神,一定要銘記,并成為今后從醫路上的精神動力和行動指南。
聚焦“儒家文化的仁愛之道”,王興步講解了《論語》蘊含的無盡智慧。他表示,學習《論語》,有益于開展工作,更好地為病人服務,實現醫者仁心和救死扶傷的人生目的和職業追求。
王興步認為,儒學的核心是仁和恕——仁者,慈悲也、愛人也;恕者,寬容也,寬恕也。表現在國家上,要以仁愛治國、以禮治國;表現在家庭上,要父仁子孝,兄弟姐妹仁愛互讓,家庭和睦相處;表現在個人上,要對人友愛,寬容,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要以“親親之愛”“惻隱之心”“忠恕之道”的情懷去對待病人。
“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由以疾病為中心轉到了以病人為中心。”王興步解析說,《論語》告訴我們,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對于醫生來說,不僅是治病,要對病人給予更多的幫助。
“醫患之間難免產生誤解和誤會,醫生的付出和努力不被理解,甚至遭到患方的侮辱和謾罵,在此,要保持冷靜和克制,理解患方不理智的沖動加強溝通和交流,做到彼此信任和理解,消除誤會。”王興步說。
聚焦“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他表示,中庸的基本原則為“致中和”“執兩用中”和“和而不同”,孔子主張中庸,“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意思是,孔子說:“中庸這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大家已是長久缺乏它的了。”這啟示大家,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要與病人交朋友,不能太親密,但不能對病人冷漠;要恪盡職守,具有奉獻精神,于平凡之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愛病人,對待病人一視同仁,病人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想病人所想,要適當診療,不開大方,不過度依賴輔助檢查;做一個受人尊敬和信任的醫生。
聚焦“儒家文化與醫學人文內涵”,他認為,身處AI醫療時代,醫學人文更加重要,未來醫療核心是“科技+溫度”。人文關懷,能顯著提升病人滿意度和治療依從性。“醫學人文關懷就是對病人生命與身心健康上的敬重與關愛。醫學的本質是人學。”王興步說,醫學的目的是仁愛救人,是儒家實現仁者愛人的重要途徑;醫學是一門“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科學技術;良心是醫生美德的基礎,即醫生應具備同情憐憫之心。
“醫生=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科學精神的真諦在于求真,人文情懷的根本就是求善。”王興步說,醫學人文不是詩和遠方,要以病人為中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以病人利益最大化為根本,不傷害病人利益為最低底線。
講座最后,王興步總結了《論語》中的醫學人文智慧。仁愛之道,為愛醫學、愛病人、愛同仁、愛醫院;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得換位思考,要有奉獻精神,獻身醫學事業;中庸之道,不要只想著能為病人做什么,也要考慮不該做什么,無為而治,適當診療,不開大方,不過度依賴輔助檢查,更不能做防御性治療,做一名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醫生。
近兩個小時的講座信息量大,內容豐富。王興步不時穿插趣味小故事,講述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在醫學生心中種下了大醫情懷的種子。現場王興步還與同學們進行了交流互動,并向互動同學簽名贈書。
“醫學是科學,更是人學,傳承‘博施濟眾 廣智求真’的齊魯醫學精神,是全體齊魯醫學人的共同遵循。”齊魯醫學院黨工委副書記、公共衛生學院黨委書記趙福昌書記表示,王興步教授給同學們分享醫學人文故事和醫者的夢想,讓同學們感受《論語》之美,領略到醫學領域的無限可能。
王興步簡介
王興步,高級編輯,現任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秘書長,1982年至1987年就讀于山東大學齊魯醫東醫科大學),畢業后做了9年兒科醫生,其間發表了1000多篇文章,出版6本專著后,懷揣著新聞夢想被調入濟南日報報業集團,參與濟南時報創刊,成為集團首批首席記者,歷任濟南時報記者、體育部副主任、主任記者、副總編,舜網副總編,獲得2004年首屆濟南市十佳記者,濟南市先進工作者,榮立省政府二等功,濟南市委、濟南市政府二等功;國際奧委會授予王興步榮譽運動獎章,2008年北京奧組委主任劉淇、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聯合簽名頒發獎狀,對他為傳播奧林匹克運動精神和宣傳北京奧運會所作出的貢獻給予表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