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執掌中國政權小二十年的國民政府在工業發展方面就如同兒戲一般。國民政府不是沒有機會發展工業化的,它不但有,而且還很多,再不濟向外買工業設備也行,但是這個買辦政權就是不愿意自己生產,就是喜歡通過四大家族等中間商購買外國產品,寧愿忍受高出市場價四五倍的槍械彈藥也沒有想過自己生產,這就是國民政府,這就是國民政府吹噓的“黃金十年”的真相。不指望他能和蘇聯一樣實現工業化,但最起碼買能夠做到吧?但事實證明連“買”它都做不到。
?國民政府買辦政權的本質
國營的軍工廠地皮不要錢,工人工資遠遠比不上歐美列強國家,無論是廠房建設成本還是生產過程中的人力成本都比列強國家要低很多。因此真正花錢的只有機器設備了,但是隨著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全世界的機器設備價格直接跌破了成本價,至于用了幾年的二手設備,那價格簡直如同廢鐵一樣。
而且當時歐美列強普遍缺錢,缺市場,不管誰來買都賣,美國資本家連蘇聯都敢賣?怎么就不能賣給中國了呢?這本應該是中國拉近和世界差距的最好時機,但是在國民政府中卻沒有幾個人關心這件事。在當時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背景下,農業國建立一套自給自足的輕武器裝備生產體系并不困難。
要知道人口不過400多萬人的保加利亞在獨立十幾年后都能建立起一套軍工體系,在一戰中保加利亞全民皆兵,動員起來120萬部隊,其中大部分的武器都是自產的。一桿步槍也就需要幾斤鋼鐵和木材,在一整條生產鏈都能自給自足時根本微不足道。但是國民政府因為買辦政權的本質,他們寧愿買遠高于市場價的武器,也不愿意國產。
國民黨軍隊用的子彈可是一銀元十顆,這種天價子彈也就國民政府能用得起,連財大氣粗的美國人都不敢用。在一戰中大英帝國消耗的子彈超過上百億發,如果按照一銀元十顆子彈的價格,就算龐大如英國也早就破產了。國民政府購買武器裝備花出去的錢可都是真金白銀的硬通貨。
?黃金十年什么都不是
從清朝到北洋政府再到南京國民政府一個個口號喊的震天響,要發展工業讓中國強大起來,但基本上都處于口號階段,清朝和北洋政府時期還好一些,起碼面子工程還知道搞一搞,建設了幾座軍工廠,但是到了老將這里變得更赤裸裸了,有什么好建兵工廠的?直接買不行嗎?自從蔣介石接手北洋政府的工業底子到現在,幾乎沒有任何發展。
蔣介石最讓人詬病的地方在于中原大戰之后直接拆分了太原兵工廠,雖然將大部分設備都搬到了鞏縣兵工廠和漢陽兵工廠,但是太原兵工廠的工人大部分直接原地解散,導致中國整體軍工生產能力直線下降。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在巔峰時期能稱得上中國第二大兵工廠,僅次于東北的沈陽兵工廠,但在蔣介石的干預下到抗戰前太原兵工廠已經瀕臨崩潰。
為什么會這樣,難道國民政府中就沒有聰明人嗎?其實解釋起來很簡單,國民政府本質上是一個買辦政府,買辦政權先是買才是辦。控制著中國經濟命脈的四大家族可都是要掙錢的,如果武器裝備國產化了他們掙錢的渠道就要少很多,而從外國購買則不一樣,光是進出口的油水就能讓他們撈得盆滿缽滿,有了這些鼴鼠們的阻撓,國民政府不可能完成武器國產化。
?蔣介石政權還不如閻錫山、張作霖這些軍閥武裝,起碼人家還有一些底線,知道組建工業生產線利人利己,張作霖光是靠技術引進就能組建亞洲第一兵工廠——沈陽兵工廠。但是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完全沒有底線,控制著大半個中國,結果年產鋼鐵五萬噸,整個抗戰生產火炮97門,甚至于到了抗戰結束之后也不思進取,想著繼續買美國裝備,但美國一切斷貿易直接玩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