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8日,加拿大大選迎來正式投票日。多項民意調查顯示,加拿大新任首相卡尼領導的自由黨的支持率目前以微弱優勢領先于波利耶夫領導的最大反對黨保守黨。
當前,加拿大經濟既面臨經濟增速放緩、財政赤字升高等“內憂”,也有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帶來的“外患”。而特朗普多次發言稱加拿大應該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的舉動也激發了加拿大選民的反美情緒。多重因素作用下,本次大選備受關注,選民的投票熱情空前高漲。
根據法律,加拿大選民可在正式投票日前進行提前投票。據加拿大選舉局初步統計,在4月18日至21日的提前投票期內,共有730萬選民參加了提前投票,較2021年大選的同期有效選票增加了25%,創下了歷史最高的提前投票率。
國際政治風險分析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加拿大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劉江韻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次競選過程本身看點并不多,但從選舉所體現的意義上來看,則有意思得多。”
他解釋稱,自由黨和保守黨的政綱因并無顯著差異而被戲稱為相互“抄作業”,各位候選人在辯論中的表現也中規中矩,競選期間也未出現可導致民意翻轉的黑天鵝事件。
劉江韻表示,這次競選表明加拿大社會在如何應對特朗普挑戰上已經形成基本共識,即反對“投降主義”,支持不卑不亢、有勇有謀地維護國家利益。此外,自由黨的低迷民意在特魯多下臺后快速回升并持續領先保守黨,說明加拿大中間偏左的政治基礎仍然穩固。
如何應對特朗普成選舉重點
特朗普被認為是加拿大保守黨和自由黨的較量中最大的變數。自今年初以來,特朗普祭出的關稅大棒和“吞并”言論、加上前總理特魯多的引咎辭職讓局勢得以逆轉。此前,保守黨的支持率曾一直大幅領先自由黨超20個百分點。
如何應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成為了本次競選中自由黨和保守黨的“必答題”之一。
魁北克省前省長沙雷斯特(Jean Charest)稱,“給誰投票就是我們要選誰來對抗特朗普。一切都變了。”
卡尼表示,加拿大對價值超過600億加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征收的報復性關稅將繼續有效,直至美國取消相關關稅,他的政府還將致力于取消省際貿易壁壘,注資50億加元以加強對外貿易多元化,并且正在審查美國F-35戰斗機的剩余采購訂單。盡管他承認加拿大在對美征收等額關稅上的力度有限,但也表示加拿大“有籌碼”和特朗普政府“達成正確的協議”。
波利耶夫提議美加兩國同時取消各自的關稅和反制關稅,盡早重新談判“美墨加協定”,減少對外援助支出并且取消對加拿大制造的汽車征收的聯邦銷售稅以“獎勵在加拿大的生產”。
在應對生活成本增加、住房危機和經濟增速放緩等國內事務上,兩黨政策趨同,均提出要調整最低所得稅稅率和資本利得稅、免除或削減新建住房的商品及服務稅、限制公共支出等。
安大略和魁北克意義重大
根據加拿大法律,聯邦眾議院選舉每四年舉行一次。今年是加拿大大選年,大選原定于今年10月舉行。在獲得加拿大總督瑪麗·西蒙的允許后,加拿大總理卡尼3月23日宣布解散議會并提前舉行第45屆聯邦眾議院選舉。
與同為議會制的英國類似,加拿大人不直接選舉總理,而是通過投票選出所在選區的眾議員。依照法律,獲得眾議院席位最多的政黨贏得大選,可以組閣,執政黨領導人將成為總理。
目前兩大政黨正進行最后沖刺,選情依然膠著。有分析稱盡管民意調查在保守黨的支持率上存在低估,但這不足以抵消自由黨目前的領先優勢。
分析人士認為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選舉結果將具有重要意義。安大略省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也是首都渥太華所在地,而位于東北部的魁北克省人口次多,也是僅次于法國的世界第二大“法語區”。
劉江韻分析稱,自由黨大概率贏得選舉,并且很可能會獲得多數議席。他進一步解釋稱:“加拿大有一條著名的政治諺語:‘得到安大略就贏得選舉,得到魁北克就能成為多數黨’。這是因為加拿大眾議院總共有343個議席,而安大略省(121席)加上魁北克省(78席)就占了199個席位,因此其他省份對大選結果的影響相當有限。”
他引用民調機構Nanos在4月26日發布的最新數據分析稱,雖然全國范圍內自由黨僅領先保守黨4.1%,但自由黨在關鍵的魁北克省領先19.5%,在安大略省領先5.8%。保守黨僅在草原三省地區(阿爾伯塔、薩斯喀徹溫和曼尼托巴)反超22.8%,但三省加起來只占62個議席。
選舉結果預計將于當地時間29日陸續出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