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動車的新頂配:寧德時代(300750)的電池,Momenta 的智能輔助駕駛,DeepSeek 的 AI 大模型。
作者|王彬
如果說 2023 年的上海車展,外資車企的高管們還是在亦步亦趨地學習中國智能電動車——寶馬集團和大眾集團包機拉來了整個管理層,奔馳據稱也從德國帶了近 300 人的團隊參展,日本車企的員工跪在地上拿著皮尺量車……中國智能電動車首次站到臺前。
那么 2025 年的上海車展,外資及合資品牌們則開始全面擁抱中國智能電動車。無論是 BBA 等豪華品牌,還是南北大眾、通用別克、一汽豐田、本田中國等品牌的展臺上,主角已經全部變成了智能電動汽車。不少媒體評價稱,傳統車企已經吹響了智能化全面反攻的號角,勢要與新勢力一爭高下。
無一例外,這些傳統車企展臺上,全都出現了中國本土供應商的身影,涵蓋從產品定義到智能化升級的方方面面。
僅以本田中國為例。本次上海車展,本田中國帶來旗下純電動品牌“燁”第二款車型 GT 全球首秀的同時,也宣布與三家中國本土企業 Momenta、DeepSeek 以及寧德時代攜手,將在智能化、電動化領域展開戰略合作。
事實上,不僅是本田中國,整個上海車展上 Momenta、DeepSeek 以及寧德時代幾乎都快成了傳統車企們的標配,分別對應著智能輔助駕駛、智能座艙以及電池等三個智能電動車的核心環節。
媒體評價稱,Momenta、DeepSeek 及寧德時代已經成為新能源車下半場新的“智電三巨頭”。以“智電三巨頭”為代表的中國智能電動車解決方案正在成為全球標準,幫助傳統巨頭補足智能化短板。
“智電三巨頭”成最大公約數
“智電三巨頭”在上海車展上的出現頻率如此之高,以至于你幾乎在任何一家車企的展臺上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在新能源汽車下半場的智能化競爭中,“智電三巨頭”已經成為了車企們的最大公約數。
寧德時代已經不用過多介紹。作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已經成為電動汽車領域繞不開的話題。去年的動力電池市場,寧德時代依然穩居全球第一,是全球唯一一家動力電池裝車量突破 300Gwh 的廠家。
今年的上海車展,寧德時代帶來了包括鈉新電池、驍遙雙核電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等新品亮相。曾毓群還在車展期間到訪多家車企展臺,向車企負責人介紹寧德時代新品電池。
DeepSeek 雖然沒有正式參加上海車展,但它仍然密集出現在車企發布會的 PPT 上。年初 DeepSeek 爆火之后,就有近 20 家車企宣布接入 DeepSeek,一度掀起一波 DeepSeek 上車潮。
上海車展上,這一數量有增無減。寶馬集團 CEO 齊普策稱,寶馬擬在年內為中國市場新車型接入 DeepSeek 的 AI 能力。而包括比亞迪(002594)、吉利、廣汽、奇瑞、長城等自主品牌車企已經率先實現了 DeepSeek 上車,將 DeepSeek 深度融合進智能座艙之中。
Momenta 今年是首次參加上海車展,但一亮相就吸引了全場目光。在上海車展期間,Momenta 一口氣宣布了與通用別克、一汽豐田、本田中國、凱迪拉克、上汽大眾、上汽奧迪以及智己汽車七大品牌達成進一步戰略合作。
Momenta 全球合作伙伴LOGO墻
這還只是 Momenta 車企朋友圈中的一小部分。目前,Momenta 累計合作量產車型已超 130 款,全球已有超 15 家車企或 Tier 1 與 Momenta 建立合作,涵蓋從豐田、日產、本田等日系三巨頭,德系大眾、奧迪、奔馳,美系通用乃至比亞迪、一汽、上汽、廣汽、奇瑞等本土車企。
汽車行業調研機構佐思汽研統計,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0 月期間,Momenta 在國內高階駕駛輔助市場市占率達 60.1%,穩居國內第一。上海車展期間,Momenta CEO 曹旭東不無自豪地表示,Momenta 已經成為全球品牌的共同選擇。
“智電三巨頭”中,寧德時代憑借的是長期積累的市場優勢與技術實力,DeepSeek 更多依靠的是開源與算法優勢,但 Momenta 為什么能夠從智駕紅海中殺出,成為中外車企品牌們的共同選擇?
Momenta 為什么成為全球車企的共同選擇?
很長一段時間內,Momenta 并不是自動駕駛市場上最熱門的那家公司。
在它成立的 2016 年,正值自動駕駛概念興起,一大波瞄準 L4 級別無人駕駛的公司紛紛成立。行業初期,同行們紛紛選擇押注 L4 級別的自動駕駛,一開始就落地 Robotaxi,對標當時的明星公司 Waymo。
但 Momenta 卻顯得有些務實。雖然他們的目標也是實現全無人駕駛,但他們選擇先走通 L2 級別智能輔助駕駛的量產,先幫助車企讓更多汽車用上智能輔助駕駛。
曹旭東認為,如果不做量產,根本無法實現完全無人駕駛。“完全無人駕駛就是要解決萬分之一、十萬分之一的長尾問題,你永遠不可能靠 1000 輛車實現全無人駕駛。”他在上海車展期間重申了這一觀點,認為要實現無人駕駛,必須攻克數百萬個長尾問題,且必須要積累至少 1000 億公里的數據。
他將這一戰略歸納為“一個飛輪兩條腿”。簡單來說,“一個飛輪”指的是數據飛輪,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兩條腿”指的則是智能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 Robotaxi 共同發力,已經量產的智能輔助駕駛能夠輸出源源不斷的數據流,而自動駕駛 Robotaxi 則可以反饋給量產產品技術流。二者基于統一的傳感器平臺,兩條腿相互協同,數據打通,能夠形成高效協同。
“一個飛輪兩條腿”產品戰略
基于“一個飛輪兩條腿”的戰略方向,Momenta 行業首創了數據驅動的飛輪。這是一個完全由數據驅動的飛輪,量產車合作落地提供海量數據(603138),高效自動迭代的工具鏈則可以低成本梳理海量數據,最后通過全流程數據驅動的算法實現低成本、高速的系統迭代,完成閉環。
時間能夠證明一切。Momenta 實現了諸多行業首發技術,行業首個全流程數據驅動飛輪、行業首個量產基于深度學習的規劃與決策能力、首個量產模仿學習的一段式端到端飛輪大模型,在智能輔助駕駛領域持續領跑行業。
Momenta 的量產落地速度也越來越快。Momenta 在 2022 年實現首款量產車型的落地,第一個 10 萬輛車搭載花了兩年時間,但第二個 10 萬輛搭載只用了半年時間,第三個 10 萬輛預計只需要不到 3 個月。
體現在落地車型數量上,2022 年僅有一款車,2023 年達到 8 款,2024 年達到 26 款。截至今年 4 月,Momental 累計定點車型超過 130 款,且數量還在持續增加之中。
“根本原因還是做得早。”曹旭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Momenta 在端到端量產做得快,仍然是基于他們的技術先發優勢。
“這背后還是人才積累、研發體系的積累。方向正確但成功路徑可能萬里挑一,如果之前沒有積累,很難找到正確的路徑。”曹旭東說。
曹旭東在上海車展上透露,今年下半年他們將推出基于強化學習的一段式端到端 Momenta R6 飛輪大模型。據其介紹,R6 飛輪大模型能夠在模擬的環境中探索新的駕駛行為,從自己的成功和失敗中吸取經驗,自我快速成長,讓駕駛在安全、安心的能力上,有機會超過人甚至大幅度超過人。
在 L2 級別量產落地全面開花同時,Momenta 的另一條腿 Robotaxi 也將在今年下半年正式進入試運營階段。
和市面上現有的多數 Robotaxi 解決方案不同,Momenta 推出的是行業首個前裝量產的 Robotaxi 方案,這意味著 Robotaxi 可以實現與量產車輛的硬件共用,包括車輛、傳感器、域控等均使用量產方案,大幅降低單車成本。
這也可以看作是 Momenta 務實的表現之一。“我們跟行業不一樣,(我們)會復用量產車傳感器和域控去做 Robotaxi,毛利是正的。我們不會燒錢擴規模去做 demo,講故事,我們希望在賺錢的情況下擴規模。”曹旭東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面向全球,三個“十年”打造最安全的智能駕駛
上海車展期間,曹旭東很忙。倒不是因為他要準備 Momenta 的發布會,而是他要不斷在眾多車企的發布會上穿梭。
前一刻,他還在別克品牌日上與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一起揭幕新車,馬上就又到了奧迪展臺上做智能輔助駕駛的演講,Honda 本田在車展上大談發力智能化,也要專門提及合作方 Momenta CEO 曹旭東也來到了現場。
放在過去,很難想象在這些傳統外資車企巨頭們發布會上,一家中國初創企業會成為其中最重要的合作方。
傳統車企規模龐大、決策流程長,他們在面對智能化浪潮前更加謹慎,對安全性也更加看重。尤其是對于奧迪、奔馳、凱迪拉克這樣的傳統豪華品牌,安全更是放在第一位。
曹旭東此前接受 36 氪采訪時也對外透露,敲開傳統車企的大門十分不易。“中國車企敲門要敲 3 年,國際車企敲門要敲 5 年以上,真正量產時間可能需要 8 年。”
但為什么在短短幾年時間內,Momenta 仍然能夠接連拿下從本土到德系品牌、從日系到美系的諸多傳統巨頭青睞?
行業對于 Momenta 的技術實力認可是第一位。在上海車展發布會上,曹旭東對外表示,Momenta 始終堅持實用主義,他們不懼怕智能輔助駕駛中的長尾問題,在復雜避讓、ETC 通行、車位到車位、多把掉頭以及橋墩繞障等復雜高難度場景下仍能保持優秀表現。
以“繞行場景”為例,面對諸如在積水坑中避讓對向大車、連續繞行小狗、石塊及其他道路弱勢交通參與者、夜間避讓倒下樹木等人類駕駛員很難預見的極限場景,Momenta 智能輔助駕駛都能應對自如。
通用汽車全球高級副總裁兼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何思文(Steve Hill)說,他們從 2021 年起就與 Momenta 合作,雙方合力打造的智駕系統經歷了最為錯綜復雜的城市道路場景考驗,將輔助駕駛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通用與 Momenta 的合作不局限在中國市場,凱迪拉克最新的全球車型 VISTIQ 同樣與 Momenta 深度合作,將率先采用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
事實上,憑借“無圖”技術,Momenta 的智能輔助駕駛不僅能實現全國都能開,還率先實現了“全球都能開”,成功落地到歐洲、澳新、中東、日本等海外市場。曹旭東表示,Momenta 是中國首家將同一套技術方案成功落地到全球的智能駕駛公司。
曹旭東詮釋品牌使命與愿景
安全則是眾多車企選擇 Momenta 最關鍵的原因。去年,Momenta 把工服口號換成了“十年挽救百萬生命”。這是他們成立之初就確定的品牌愿景,分別是“十年,挽救百萬生命”“十年,解放百分百時間”以及“十年,物流出行效率翻倍”。“智駕最核心的價值還是安全。”曹旭東說。
去年底,Momenta 自研自動駕駛中間件 OBF-CM 通過國際知名檢測認證機構德國 T?V 萊茵的 ISO 26262 ASIL D 功能安全產品認證。這是國內首家在該功能上獲得 T?V 萊茵最高等級功能安全產品認證的全棧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
對安全的注重,或許也是 Momenta 的 Robotaxi 直至今年下半年才終于落地的原因。曹旭東在上海車展上說,Robotaxi 規模化推廣的核心挑戰就是安全標準。
他們認為,在少量車隊運營時,Robotaxi 只需達到與人類駕駛同等的安全水平就可贏得信任,但當車隊規模擴展至 1 萬輛乃至 100 萬輛時,安全門檻將攀升至人類駕駛的千倍、萬倍,才可以繼續讓用戶放心使用。
他們有信心能夠達到這一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